【摘 要】
: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特色畜种,牦牛乳营养丰富而产量较低,但牦牛与普通牛的杂交后代(犏牛)产乳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在四川省红原县采集牦牛乳样68份和犏牛乳样41份,比较两种乳的生化成分差异和β-酪蛋白基因型,探索犏牛产乳量提高的分子基础,并建立快速鉴别牦牛乳掺入普通牛乳的方法,为牦牛和犏牛乳品质的研究和监测提供帮助。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测定牦牛和犏牛日挤乳量、常规乳成分和乳蛋白质的组成。结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特色畜种,牦牛乳营养丰富而产量较低,但牦牛与普通牛的杂交后代(犏牛)产乳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在四川省红原县采集牦牛乳样68份和犏牛乳样41份,比较两种乳的生化成分差异和β-酪蛋白基因型,探索犏牛产乳量提高的分子基础,并建立快速鉴别牦牛乳掺入普通牛乳的方法,为牦牛和犏牛乳品质的研究和监测提供帮助。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测定牦牛和犏牛日挤乳量、常规乳成分和乳蛋白质的组成。结果表明,犏牛平均日挤乳量为3.06 kg,显著高于牦牛的1.02 kg;犏牛乳中蛋白质、乳糖平均含量分别为4.21%、6.10%,均低于牦牛乳的5.25%和6.66%,脂肪含量与牦牛乳相近。SDS-PAGE分析显示,犏牛乳中蛋白质组成与牦牛相似,主要包括酪蛋白(CN)、β-乳球蛋白(β-Lg)、α-乳清蛋白(α-La)等。(2)牦牛和犏牛α-La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本研究用PCR方法检测了牦牛和犏牛α-La基因包含启动子区域部分序列(-793 bp~+87 bp)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现在α-La基因启动子区域牦牛存在2处多态性:-106G>A、-693A>G;犏牛存在12处多态性,其中3处:-46G>A、-89C>T和-250G>A可能与犏牛产乳量高有关。(3)牦牛和犏牛β-酪蛋白(β-CN)基因型及乳类型的检测。本研究采用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牦牛和犏牛乳β-CN的基因型,并以乳源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β-CN基因(CSN2)片段以确定CSN2在特定位点的基因型。酪蛋白电泳显示,牦牛β-CN有2种基因型:A1A2、A2A2,优势等位基因为A2,频率为0.9926,优势基因型为A2A2,频率为0.9850;犏牛β-CN的基因型有4种:A1A2、A2A2、A2A3、A2B,优势等位基因为A2,频率为0.7927,优势基因型为A2A2,频率为0.5854。牦牛和犏牛CSN2的PCR及测序均可显示2种基因型:A1A2、A2A2,且均以后者为优势基因型,但犏牛中的频率显著低于牦牛。结果表明犏牛乳以纯的A2乳为主。(4)牦牛乳及乳制品中普通牛乳的检测。本研究基于β-Lg和12S r RNA,分别利用PAGE和PCR-RFLP技术建立了快速鉴别牦牛乳及乳制品的方法,检测限为5%。对市售的1种牦牛奶粉和1种全脂灭菌牦牛奶进行鉴别,发现均无掺加黄牛乳的情况。这种方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样本检测,可为牦牛乳及乳制品的质量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在全球大力推行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其中绿色技术创新因具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特性,成为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要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本文基于“两山”理论、创新理论和波特假说等理论的核心观点,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横纵向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2007-2
感觉系统的进化一直让进化生物学家着迷,尤其是复杂的视觉系统,它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以适应栖息地的不同光照条件。目前已确认的现存蛇种超过3500种,它们的栖息地要求和昼夜节律模式表现出相当大的多样性。蛇类可以通过视觉刺激来感知猎物,已有研究描述了蛇类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的多样化构成,尤其是在游蛇科中,因此,蛇类是探索脊椎动物视觉的适应性分子进化的良好模型。然而,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哺乳动物、鸟类
手掌参(Gymnadenia conopsea R.Broyn)为兰科(Orchidaceae)手参属(Gymnadenia R.Br.)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块茎,蒙药名“额日赫腾乃一嘎日”,藏药名“藏旺拉”,中药名“佛手参、掌参、手儿参”,补肾健脾、止咳平喘、行气血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肺肾气阴两虚所致的虚喘、腰腿酸软等疾病的治疗。研究表明,手掌参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过敏、延缓衰老、改善记
牦牛作为青藏高原全能经济家畜,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肉、乳和皮等生活资料。复胃发育与生产性能密切相关,瘤胃与皱胃分别是复胃的第一胃和真胃,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比较不同年龄放牧牦牛瘤胃组织形态、瘤胃与皱胃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探究瘤胃和皱胃发育的特点,并挖掘影响其发育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本研究选取0日龄(0d)、20日龄(20d)、60日龄(60d)、15月龄(15m)和成年
盘花垂头菊(Cremanthodium discoideum Maxim)是菊科多年生高寒草甸植被,生长于喜马拉雅山、海拔3600~5300m的特有物种(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区)。目前针对盘花垂头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倍半萜类和黄酮类物质的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对其它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藏药盘花垂头菊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以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
清末,因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导致中国西南边疆出现危机,特别是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西藏的觊觎,使清政府决定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四川与西藏接壤的川边地区位置独特,是连接四川与西藏的重要通道,历来有“治藏必先安康”的说法。但是,清末时期的川边地区不仅受到外敌觊觎,内部也出现混乱。因此,为了达到“保藏”目的,清政府开始加强对川边地区的治理。清末的川边治理最早开始于四川总督丁宝桢
隐喻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学者最初将隐喻视为语言的修辞手段。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隐喻研究开始由传统语言学转换到认知语言学领域,概念隐喻诞生。根据概念隐喻,隐喻被看作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可以让我们感知世界。另外,概念隐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语篇建构方式,它为学者们探索语篇连贯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在以往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语篇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是诗歌、政治或商业语篇,
为深入了解猪乳中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采自四川西昌的大约克猪(n=32)共50个乳样中的蛋白质组成和含量、3种蛋白质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乳中一种高分子量蛋白(HMWP)进行了初步纯化和鉴定。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大约克猪的初乳、常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泌乳第1天(D1)乳中蛋白质含量最高;SDS-PAGE在乳中检测到酪蛋白、免疫球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乳清酸蛋白和高
遗传多样性是动物进化的基础,对物种的生存、适应和进化具有重要影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越高,种群就越容易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因此遗传多样性水平反应了一个物种或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散是指在一定选择压力下,物种从出生地向其他地区迁移的行为,是动物整个生活史中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在扩散时,个体可能会付出死亡和未知栖息地的代价,同时也会获得避免近交和更多繁殖机会的利益。当代价和利益不平衡时,自然选择会促
本论文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研究对象,对该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作了梳理,接着从文学本位出发,分析了该理论中最重要的三个概念(主体间性、交往行为、生活世界)对诗学的启示作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与战后德国的社会历史环境关系密切。二战后联邦德国在经济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政治上各种政治力量激烈交锋,又维持了整体政局稳定;在文化上,则背上了发动战争和屠杀的精神负担。哈贝马斯在这种社会语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