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紧密性日益加强。然而在发展历史、定价机制、资本流动等方面,目前两个市场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导致人民币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的差值长期存在且呈现波动态势。2015年8月11日,央行对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行调整,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有所增强,在此期间金融对外开放的改革也推动跨境资本流动自由化提升。本文运用GARCH模型和MS-VAR模型,对“8.11汇改”后引发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差异常变化的因素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讨论人民币两地汇差变化的区制特征,以及在不同波动状态下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效果。根据理论研究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梳理,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差易受市场条件、国际环境以及外汇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相关影响因素作为外生解释变量以及虚拟变量引入GARCH模型中。结果表明,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差幅度与离在岸市场利差和国际市场波动负相关,与人民币未来预期、风险溢酬和国内与国际市场利差正相关,而人民币两地汇差的波动性则受外汇政策改革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较大。本文还运用MS-VAR模型对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差的波动性进行了特征分析,发现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差整体呈现低波动状态,而高波动状态则主要集中出现于“8.11汇改”后,且大多属于短期内的巨幅波动。同时,脉冲响应表明人民币两地汇差越活跃,各影响因素的冲击效用也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