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兼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大气磅礴,蔚为壮观,即继承了中国传统格律诗的特点,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是当代中国诗坛当之无愧艺术的瑰宝。毛泽东诗词的外译,既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又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完整的毛泽东形象。从1937年斯诺在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里引用了毛泽东的《长征》一诗算起,毛泽东诗词的英译本已逾20个版本,无疑,这些译本都为毛泽东诗词外译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翻译像毛泽东这样伟大诗人的诗。译者在忠实于原文文本的意义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进行创造性翻译,以再现原诗的意境,保留原诗的诗味和神韵。传统的翻译研究忽视了译者的作用,对翻译理论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许渊冲、李正栓英译本。通过研究,强调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翻译实践所起的导向作用。并通过译文比较研究,反观译文是如何体现译者主体性思想的。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做简要的介绍。译者主体性主要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过程,包括译者所进行的创造性翻译。至于创造性翻译,笔者在第一章结尾部分谈了谈自己关于创造性翻译“度的一点想法,仅作为学术探讨的尝试抛砖引玉。本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引言、正文、结束语。引言部分从国内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辩开始,接着讲述了国内译者对译者主体性问题及作用的不断重视的潜在过程,其中渗透了笔者个人见解。然后介绍了毛泽东诗词当前的英译及研究情况,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及写作纲要。正文部分分两章分别对许渊冲、李正栓翻译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进行了互证的探讨,从而获得了对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翻译实践起引导作用,译者翻译实践是译者主体性思想的反映的具体认识。重申了对译者主体性及创造性重视的必要性。最后为结束语,对全文进行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