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体词性疑问代词,“什么+N事物”是在汉语话语系统中高频分布、可带主观评价义的体词性疑指短语,具体包括问物的“什么”、“什么东西”、“什么事物”和问事的“什么”、“什么事(儿)”、“什么事情”两类。本文基于大量语料分析、使用频率统计和自然语感调查,在共时平面对现代汉语中问事物类的体词性疑指词语“什么”和“什么+N事物”进行深入系统考察,充分描写它们在语义表达、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并尝试运用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揭示现代汉语话语系统里体词性疑问形式的功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绪论部分有四方面内容:研究对象和选题缘起;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相关必要说明。第一章考察分析问物的三个并存的疑指形式:“什么”与“什么东西”、“什么事物”。在描写“什么”、“什么东西”、“什么事物”的基本语义、功能的基础上,从语义功能(指示功能、情态功能)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然后描写“什么”、“什么东西”、“什么事物”句法分布的异同并揭示语义、语体、语境等制约分布的因素。第二章是考察分析问事类体词性疑问词语“什么”与“什么事(儿)”、“什么事情”。首先从“什么”语义模糊性与“什么事儿”、“什么事情”明确性、“什么事儿”语义内容丰富性、“什么事(儿)”、“什么事情”的强主观性三个方面充分描写“什么”、“什么事(儿)”、“什么事情”在语义上的异同,然后描写各个句法位置上这几个疑问形式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相应句法位置上它们表达功能的不同。最后论述语义、语体、语境等因素对“什么”、“什么事(儿)”、“什么事情”分布的影响。结论部分对“什么”、“什么+N事物”语义、功能异同进行总结性说明、解释,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现代汉语体词性疑问范畴研究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