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比最大的产业。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因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还不符合钱纳里提出的工业化划分阶段标准,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即由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因此还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新情境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还包括地区协调发展及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而我国服务业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区域发展不均衡,很难通过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增长极的辐射扩容作用来带动后发地区。要实现共同富裕与和谐发展,应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调整优化后发地区服务业结构来激活和增强内生动力。服务业属于典型的城市产业,其发展及结构优化是以城镇化为基础条件的,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伴随中央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的提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服务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作为服务业后发地区的吉林省应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借助城镇化发展对服务业的巨大影响作用,加大对服务业的引导与扶持力度,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出发,寻求城镇化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产业升级。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现实需求出发,将吉林省服务业结构演进及优化置于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按照理论、实证、对策和历史、现状、未来的逻辑主线,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从服务业结构(产出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城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两者的互动机理,基于经验分析总结和概括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演进规律,构建两者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从历史的角度,从产业与区域层面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服务业结构的时空演进特征,并对两者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明确吉林省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空间规划思路及城镇化的协同响应策略。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对文章的研究主体、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及创新点等进行全面介绍,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完成论文主体架构设计。第二章理论回顾。首先对服务业与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做深入剖析,界定论文的研究范畴。同时系统回顾了服务业与城镇化相关理论及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为后文的机理研究与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机理研究。基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明晰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经验分析总结和概括城镇化与服务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演进规律,理清两者互动发展的逻辑路径,构建互动发展理论模型,以此作为评判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结构动态演进及协同发展效果的理论基础及实证线索。第四章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服务业产出及就业结构演进。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对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服务业产出及就业结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服务业内部结构角度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服务业产出及就业结构演进特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吉林省城镇化率与服务业产出及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较为一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产出结构看,目前第二产业仍是主导产业,服务业尚未能接替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引擎。但从就业结构看,随着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就服务业内部结构演进来说,产出与就业结构表现出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结构演进特征的一致性,即伴随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流通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以金融、房地产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出与就业占比不断上升。在趋势描述的基础上,本章又使用滚动相关分析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率与服务业产出结构及就业结构整体上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比较而言,城镇化率与服务业就业结构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为更好地考察城镇化与服务业内部结构之间的关联,本章还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城镇化率与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之间的关联情况,发现城镇化率与服务业细分行业产值的整体关联水平较低,与服务业细分行业就业人数整体关联水平较高,这又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分析结论。第五章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服务业空间结构演进。从区域(市州级、县市级)和行业两个层面,选取从1992、1996、2000、2004、2008、2012六个截面数据运用集中度、区位商、莫兰指数、分位图等指标及方法对吉林省服务业的空间发展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区域的市州级层面看,吉林省中部地区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优势明显强于东西部地区;长春、吉林两地优势突出,两地服务业占全省服务业比重合计超过50%,成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两大增长极。从各县市情况看,九台市及松原辖区内的一些县市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前郭县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区域服务业特色产业。从集聚情况看,吉林省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集聚优势不明显,但从发展趋势看,集聚发展势头较好。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的空间发展情况看,第一层次服务业(流通业)和第二层次服务业(生产生活服务业)无论从总量占比还是人均增加值方面,各地区发展水平均高于第三层次(文化教育服务业)和第四层次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同时一、二层次服务业在各地区的增长势头良好,除四平、辽源之外其它地区第二层次服务业发展趋势要好于第一层次。第六章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综合评价。基于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内涵,二者互动发展的作用机理及逻辑路径,分层构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规模、结构、效益、增长)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及协调度模型对1986年以来吉林省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服务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分析结果展开有效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程度一般,处于比较协调发展阶段。其原因主要是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于城镇化,影响了二者协调发展,滞后的原因与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集聚水平低有关。第七章城镇化背景下吉林省服务业结构优化的策略建议。基于前文的实证分析与评价结果及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及动态演进规律,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吉林省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及思路,明确服务业结构优化及空间布局优化路径,同时提出推动吉林省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城镇化响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