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影像艺术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几乎是伴随着表演、观念艺术、激浪派和极限主义一起出现的。动态影像艺术产生的直接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反商业电视,以白南准等人为代表,试图通过艺术家手中的便携式摄像机,表现出不同于主流电视媒体文化的另一种个人化的社会和文化批评视角;另一方面是从事动态影像艺术制作的艺术家们在当时受到了激进派、表演艺术、人体艺术、贫穷艺术、波普艺术、极简雕塑、概念艺术、先锋音乐、实验电影、当代舞蹈和当代戏剧等一系列多样化跨学科的文化运动和理论的影响。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数字编辑、三维虚拟、网络媒介和互动技术的运用,动态影像艺术直接与环境和公共交流的概念相联系。发展到80年代,大量表现为一种合成影像艺术,以电子媒体为核心媒介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语言。到了90年代,动态影像艺术已然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艺术家们借助全球语境与本土语境的优势,创作了一大批极具个人理念并且类型多样的动态影像作品,时至今日已然发展成一种虚拟沉浸式的影像艺术形式。本文所研究的动态影像艺术是兼具先锋性与实验性的影像艺术实践。动态影像艺术在图像自身中具有一种视觉的批判功能,并在后现代主义形成时期能够在电影、电视、广告这些商业和大众流行图像内部进行反制和瓦解,使后现代主义在大众图像的使用上渗透进一种文化批判,最终形成对大众图像的一种另类而精英的解读方式,其叙事方式带有明显的反叙事性。所谓反叙事,实则还是在叙事,是对于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时空等的一种实验性探索,以一种逆向的方式实现了叙事的功能。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环境、相关艺术、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的研究,试图为“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由酝酿到发生,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具体为:首先,考察20世纪60年代后与动态影像艺术产生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相关艺术的影响。其次,对动态影像艺术的结构、主题、语言、时空等诸多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元素与反叙事性的关系。本文由六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第一部分,阐述“动态影像艺术”的源起与叙事功能。主要表明这种具有当代性的影像艺术形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对主流商业电视的反抗,并且受到了实验电影、实验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叙事功能方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视觉文本形式。第二部分,描述“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走入人们视野的历史背景。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环境、相关艺术、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对动态影像艺术发展的影响,为之后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空间。通过对电视传媒媒体力量的反抗,以及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具有反叙事性的动态影像艺术实践拉开了帷幕。第三部分,描述了动态影像艺术反叙事结构的基本形态。总体来说,一方面体现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上,另一方面是结合了非线性叙事的超文本叙事结构,整体上完成了对传统影像叙事结构的颠覆。第四部分,是对动态影像艺术的主题及影像语言中反叙事性的深入研究。时代的演变最大的变化是叙事主题的变化,因此,边缘群体和自我意识的变化、边缘群体生活与社会生活、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政治和文体差异对观念的集合形成了动态影像艺术反英雄与反宏大叙事的创作主题。继而,以动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题为线索,深入研究了影像语言的形态与特点。众多动态影像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成为了研究动态影像艺术反叙事性的重要依据。这些艺术家着眼于创造新的影像语言和新的编码方式,立足于影像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试图通过动态影像的反叙事性特征,颠覆传统的影像叙事语言。第五部分,分析反叙事性在动态影像时空维度中的表现。通过对动态影像艺术中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分析,阐释动态影像艺术在空间上的多角度以及时间上的多层级,这不仅是对传统影像叙事时空的表现手段进行了解构,而且也利用新技术探讨动态影像艺术发展新的时空维度的可能性。第六部分,重点讨论反叙事性对动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的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