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渐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债券市场上刚性兑付(Rigid Payment)现象也不断被打破。刚性兑付是指一项金融产品不论其实际的投资业绩如何、底层资产实际的表现如何,发行该产品的金融机构均会实际上兑付给产品的投资人投资本金,以及承诺的或者隐形承诺的一定标准的收益。由于刚性兑付环境下债券偿付存在隐性担保(Implicit Guarantee),债券收益率与其发行主体的基本面状况与潜在违约风险出现较大背离,导致债券定价处于扭曲状态,出现了一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进而影响了债券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债券刚性兑付打破是合理化债券定价、降低债券市场道德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刚性兑付打破得到了市场参与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但这些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缺乏具体的测度指标,而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刚性兑付形成的原因、打破的必要性、可能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以及对公司债的影响等方面,较少探讨刚性兑付打破对金融市场及资产价格的影响。此外,现有的金融学理论主要是基于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金融市场的分析,对某些特定金融市场的渐进式改革如何作用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分析还十分缺乏,因此,本文以国债市场为例,聚焦于刚性兑付打破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不仅是对现有刚性兑付打破研究的补充,也有助于理解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债券价格波动的更多影响因素,深化债券决定因素理论。
本文对刚性兑付打破影响国债市场的研究是从构建理论机理开始的,研究发现刚性兑付的打破过程不但是一个改变和调整债券市场投资者信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投资者的情绪和资产组合结构产生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债作为无风险、流动性高的债券,其收益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本文从违约溢价的合理确定、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和流动性需求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刚性兑付条件下,无论是地方政府债、金融债还是企业债,都与国债类似,风险或违约溢价极低,但刚性兑付的打破,使部分债券出现违约,此时除国债之外的很多债券不再被认为是无风险资产,其违约溢价就体现在债券价格及收益率上,因此,很多投资者为降低其资产组合中债券的风险程度,会重新评估各类债券的实际违约概率,并减少部分非国债类债券尤其是存在潜在违约风险的债券比重,增加国债这一真正无风险资产的权重,从而导致国债价格的上涨和收益率的下降。同时,刚性兑付的打破会使投资者对一些名义评级和发行主体基本面存在较大偏差的“有毒”债券质量产生怀疑,债券持有者会选择抛售可能的有毒资产以规避未来的债券违约,带来债券市场的临时动荡和影响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心,进而产生安全转移效应,增加对安全性较高的国债的持有。此外,刚性兑付的打破会使部分有风险的债券出现抛售潮,降低这些债券或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引发投资者转向流动性更强的债券来避免市场交易对手和流动性风险,而国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流动性较强的债券品种,成为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的重要标的,从而带来国债价格和收益率的相应变化。
本文在实证模型构建和回归分析部分,选取3月、6月、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的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变化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违约差价这一能够反映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程度的变量的变化量作为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同时使用美国国债收益率变化量、通胀预期偏差、短期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变化量和其他金融市场压力变化作为控制变量,并对收集到的2009-2019年间2444组每日数据使用AR-GARCH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针对违约价差指标的选取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与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发现,刚性兑付打破对国债市场的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期限差异的特征,即刚性兑付打破对各期限国债的影响不是均匀的,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期限的国债在刚性兑付打破过程中都起到良好的对冲作用,短期国债(1年期以下)风险对冲效果不明显,而中长期国债(1年期及以上)的风险对冲效果良好。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打破,会使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买入国债以满足其避险需求和流动性需求;而与中长期国债相比,短期及超短期国债的兑现期限较短,持有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若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短期国债较多,需频繁买卖,交易成本偏高,所以当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为满足其避险需求和流动性需求,偏好中长期国债。
结合全文,最后进行小结并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长期的刚性兑付环境下所产生的监管缺失问题及虚假信用评级问题并没有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而消失,债券发行方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本文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扩大信息披露这两方面给出了建议。
本文对刚性兑付打破影响国债市场的研究是从构建理论机理开始的,研究发现刚性兑付的打破过程不但是一个改变和调整债券市场投资者信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投资者的情绪和资产组合结构产生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债作为无风险、流动性高的债券,其收益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本文从违约溢价的合理确定、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和流动性需求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刚性兑付条件下,无论是地方政府债、金融债还是企业债,都与国债类似,风险或违约溢价极低,但刚性兑付的打破,使部分债券出现违约,此时除国债之外的很多债券不再被认为是无风险资产,其违约溢价就体现在债券价格及收益率上,因此,很多投资者为降低其资产组合中债券的风险程度,会重新评估各类债券的实际违约概率,并减少部分非国债类债券尤其是存在潜在违约风险的债券比重,增加国债这一真正无风险资产的权重,从而导致国债价格的上涨和收益率的下降。同时,刚性兑付的打破会使投资者对一些名义评级和发行主体基本面存在较大偏差的“有毒”债券质量产生怀疑,债券持有者会选择抛售可能的有毒资产以规避未来的债券违约,带来债券市场的临时动荡和影响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心,进而产生安全转移效应,增加对安全性较高的国债的持有。此外,刚性兑付的打破会使部分有风险的债券出现抛售潮,降低这些债券或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引发投资者转向流动性更强的债券来避免市场交易对手和流动性风险,而国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流动性较强的债券品种,成为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的重要标的,从而带来国债价格和收益率的相应变化。
本文在实证模型构建和回归分析部分,选取3月、6月、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的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变化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违约差价这一能够反映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程度的变量的变化量作为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同时使用美国国债收益率变化量、通胀预期偏差、短期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变化量和其他金融市场压力变化作为控制变量,并对收集到的2009-2019年间2444组每日数据使用AR-GARCH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针对违约价差指标的选取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与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发现,刚性兑付打破对国债市场的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期限差异的特征,即刚性兑付打破对各期限国债的影响不是均匀的,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期限的国债在刚性兑付打破过程中都起到良好的对冲作用,短期国债(1年期以下)风险对冲效果不明显,而中长期国债(1年期及以上)的风险对冲效果良好。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打破,会使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买入国债以满足其避险需求和流动性需求;而与中长期国债相比,短期及超短期国债的兑现期限较短,持有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若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短期国债较多,需频繁买卖,交易成本偏高,所以当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为满足其避险需求和流动性需求,偏好中长期国债。
结合全文,最后进行小结并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长期的刚性兑付环境下所产生的监管缺失问题及虚假信用评级问题并没有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而消失,债券发行方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本文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扩大信息披露这两方面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