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农艺管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氮效率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yg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2017年,本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36°11′N,117°06′E,海拔178m)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有4个处理,分别为:仿照当地农户种植管理方式(T1);在T1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适时晚收夏玉米,减少施氮量,提高磷钾肥比例,改一次施氮为分次施氮(T2);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探索作物高产潜力(T3);在T3的基础上,增加冬小麦种植密度,减少夏玉米种植密度,降低施肥量和施肥次数(T4)。研究综合农艺管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氮效率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与T1相比,T2、T3和T4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22%、52%和37%;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27%、53%和36%;夏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15%、44%和28%。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优化施氮量和分配比例,并晚收夏玉米、晚播冬小麦,T2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T1。由于种植密度增加,T3和T4处理的公顷穗数显著增加。由因子分析可知,在保持较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显著改善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SPAD值、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收获期,T2、T3和T4处理的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T1处理高7%、42%和25%。与T1处理相比,T4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所占比例提高。T2、T3和T4叶面积指数分别比T1高7%、46%和29%;功能叶片SPAD值分别比T1处理高12%、30%和23%。乳熟期,与T1、T2和T3处理相比,T4处理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9%、13%和17%。与T2、T3和T4处理相比,乳熟期T4处理最大光量子效率提高了12%、9%和4%;实际光量子效率分别提高了19%、15%和5%。
  T4处理的周年氮素表观回收率分别比T1、T2和T3处理高169%、16%和44%;T4处理的周年氮肥偏生产力比其他处理高62-77%;T4处理的周年氮肥农学利用率比其他处理高13-148%。与T1处理相比,T2、T3和T4处理的冬小麦季残留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6%、121%和345%;T2、T3和T4处理的冬小麦季总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7%、52%和105%;夏玉米季总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了95.3%、81.5%和111%。
  综合农艺管理显著影响0-30cm土层容重,30-90cm土层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拔节期,T1处理土壤容重最大,为1.30g cm-3,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抽雄期,T3处理土壤容重增加25%,T2和T4处理土壤容重最低。全生育期内T4处理土壤容重保持较低水平且上升较慢。综合农艺管理显著影响0-60cm土层水稳性团粒重量分布。随土层加深,水稳性团粒重量分数降低且60-90cm土层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1处理0-30cm土层水稳性团粒重量分数大于6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最小,仅为50%。拔节、抽雄和成熟期,T4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T1处理高64%、53%和66%;分别比T2处理高39%、35%和38%。T3和T4处理间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0-60cm土层,T2和T4处理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从2009至2017年,连续9年的综合农艺管理处理间0-30cm土层养分含量差异显著。2017年,T4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为1.3g k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为29mg k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优化栽培措施和肥料运筹,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改善光合特性。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T4叶面积指数、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光量子效率显著提高,进而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同时,T4处理改善了土壤理化特性,其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水稳性团粒重量分数、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T4减氮21%,增产31-36%,肥料氮素损失降低39-54%,实现产量和效率协同提高。
其他文献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水稻年种植面积1.5亿hm2。我国水稻栽培面积0.3亿hm2,其中50%种植杂交水稻,每年需制种15万hm2左右。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为提高异交结实率,往往需要喷施激素和割叶。大量喷施激素,既增加成本高,又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加重了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割叶既增加劳动力又耗费时间,还对植株造成损伤。因此筛选出对激素高敏感性的种质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从而为
学位
营养液作用于植株根系养分环境,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是LED植物工厂中脱毒原原种生产的关键核心之一。营养液管理要考虑配方、浓度和栽培等因素,由于马铃薯植株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所以应根据各时期的养分需求进行不同营养液的浇灌。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提高脱毒原原种繁育是提高马铃薯生产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马铃薯‘转心乌’为试验材料,采用蛭石为栽培基质,移栽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在不同时期
学位
倒伏是限制水稻产量的因素之一,故而挖掘抗倒伏优异等位基因是栽培稻发展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因此,本研究旨在进行茎形态组分与抗倒伏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了水稻茎部形态结构以及其与抗倒伏的关系。实验材料共计521份,其中401份来自中国,120份来自越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来自中国和越南不同地区的521个品种被广泛用作育种的亲本。所有材料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南京)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收
学位
合理密植是通过塑造高光效冠层来增产增效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而铃叶系统数量及空间分布是影响棉花冠层结构的主体,合理密植有优化铃叶系统源库关系的潜力;铃叶系统是棉花产量形成及源库关系的基本单位。研究棉花种植密度对铃叶系统光合特性及源库关系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密植增产增效的生物学原理,可为棉花密植增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基于此目的本文研究了棉花铃叶系统光合与铃重、单叶光合、群体光合之间的关系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引起玉米结实性降低造成减产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因此,研究玉米自交系花期耐热性,筛选出耐热的玉米自交系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38个玉米自交系在泰安2016、2017年进行花期套网袋授粉,结合玉米自交系自然开放授粉,研究玉米自交系授粉结实率的差异,通过套袋和自然开放授粉来区分花丝引起的不育,还是花粉引起的不育,建立玉米自交系耐热性标准,并筛选出一些耐热的玉米自交系,
出苗率与出苗速率是影响植株成苗、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判断种子质量,幼苗活力的要素。本研究期望通过关联分析的方法检测与玉米出苗速率关联的分子标记,挖掘与玉米出苗速率相关的功能位点,为培育出具有出苗快、出苗整齐度高和耐深播特性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取得结果如下:  1.研究明确了玉米自交系出苗速率相关指标的关系。不同播深下玉米自交系出苗时间与初始出苗时间显著正相关,与中胚轴
玉米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呈递增趋势。柱头,又称花丝,是玉米重要的生殖器官,花丝的正常发育与玉米产量直接相关。研究花丝发育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可为深入开展玉米性别决定的遗传机理等研究提供参考,深化人们对花器官发育的理解,同时对玉米杂交种的繁育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L5895突变体是D378自交系中发
学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随着生产上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受各种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玉米倒伏呈增加趋势,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主要因素。然而,玉米的抗倒伏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为深入研究玉米抗倒伏性的遗传规律,从而为抗倒伏遗传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多年不同生态地区的玉米自交系田间表型筛选鉴定,茎秆表皮穿刺强度
学位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水稻密植以及高施氮肥的影响,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现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但由于抗性资源缺乏、病原致病性及植物抗病性研究滞后,限制了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育种。因此,解析水稻与纹枯病菌的互作机制并挖掘纹枯病抗性基因对纹枯病抗性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位
近年来,全球太阳辐射不断下降已经成为限制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弱光成为影响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非生物逆境之一。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36°09′N,117°09′E)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试验处理,即花粒期遮阴(开花-收获,S1)、穗期遮阴(拔节-开花,S2)、全生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