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被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PAEs的污染日益加重,且PAEs具有“三致”毒性,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在自然条件下,由于PAEs的水解、光解以及挥发速率很慢,因此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消除PAEs的主要手段。本论文从中国四个不同地区(长沙、长春、沧州和银川)典型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以土壤中较为常见的两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目标污染物,结合一系列动力学实验,探究了影响PAEs在不同地区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在微生物降解PAEs的过程中,吸附是降解的前提,细菌首先会将PAEs吸附在菌体表面,然后被微生物利用,在降解酶的作用下代谢转化成为自身营养物质。细菌对PAEs的吸附主要是通过C-H的伸缩振动相互作用的。而表面活性剂能通过改变细菌对PAEs的吸附,从而进一步影响细菌对PAEs的降解,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种类及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更安全、高效的修复土壤中PAEs污染。(2)不同地区土壤对PAEs的吸附作用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控制,但PAEs在农田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与土壤吸附亲和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更容易受土壤其他性质的影响。结合在均相体系中进行的生物降解实验可以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改变PAEs在土壤中生物可降解性的主要因素。(3)DOM是影响PAEs生物降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影响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DOM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以及提高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则是DOM与PAEs的结合导致与微生物的隔离作用。基于本论文实验成果来看,DOM对PAEs生物降解的增强机制主要是由于DOM刺激了微生物的生长并提高了降解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