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疗效分析 PH17是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正逐年增加,但因既往研究存在样本例数较少、诊断标准不一、入组条件各异等问题,致使该疾病外科治疗疗效的预后因素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更大的样本量以及改良的诊断标准,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并完整系统分析与外科疗效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改良的Martini-Melamed诊断标准,对2010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共290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所有病变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分期。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差异,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总共285例患者用于进行生存分析(2例因术后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因非肿瘤相关原因死亡,1例失访)。285例患者中,双原发肺癌患者234例(82.1%),三原发及以上肺癌患者51例(17.9%);94例(33.0%)为双侧同时多原发。全组患者中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0.1%、68.5%、58.7%,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7%、81.6%、7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有症状主诉、无家族史、最大肿瘤直径越大、非全为腺癌类型、最高pT分期越高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20)、有症状主诉(p=0.017)、淋巴结阳性(p<0.001)是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对于多原发腺癌患者,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5.0%、71.7%、59.6%,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5%、85.2%、82.4%;非附壁型为主的亚型(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p=0.002)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对于双侧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4%、70.8%、58.1%,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6%、89.0%、82.7%;最高pT分期越高(p=0.006)、淋巴结转移阳性(p=0.008)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对于淋巴结阳性的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9.8%、41.6%、17.3%,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63.6%、56.5%;无术后辅助化疗(p=0.019)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对于肺同时性多发病灶的诊断应仔细谨慎,切不可武断判为晚期转移病变;同时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率较高,在充分保证安全和根治原则的基础上能够从手术中获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同时多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应尽量进行充分的手术切除及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以准确判断预后。本研究所确定的相关预后因素能为同时多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目的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传统化疗药物存在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及耐药性等问题,传统化疗药物治疗癌症的效果并不理想。寻找疗效显著、特异性强、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天然药物是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中我们初步检测和评价了4种植物提取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我们获得了4种香茶菜中提取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PH12、PH15、 PH17、PH27)。利用CCK8法检测了5μm浓度下这4种二萜类化合物对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进一步检测了抑制活性最高的化合物PH17处理食管鳞癌细胞(KYSE30和KYSE450)和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后的增殖曲线,并计算了IC50值。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二萜类化合物PH17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我们检测了4种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PH12、PH15、PH17和PH27)在5μM浓度时对7株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30、KYSE70、KYSE150、KYSE180、 KYSE410、KYSE450和KYSE510)和7株肺癌细胞系(H226,H292, H322, H358, H460, A549和H1299)72小时增殖抑制率。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中,PH17对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强。我们进一步分别用9个不同浓度的PH17处理了食管鳞癌细胞(KYSE30和KYSE450)及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在处理后的12、24、48和72小时,检测了细胞活性,绘制增殖曲线并计算了72小时IC50值。结果表明,PH17处理48小时后,不同浓度处理组已经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PH17对4株细胞的增殖抑制的72小时IC50值如下:KYSE30为1.40μM,KYSE450为1.35μM,A549为2.200M,H1299为0.54μM;另外,人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为1.13μM,人胚肾细胞HEK-293为0.95μM。这一结果表明二萜类化合物PH17对两株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接近;两株肺癌细胞中H1299对PH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我们继续检测了PH17对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MSO处理组和低浓度处理组(2μM或4μM PH17)相比,高浓度处理组(5μM或PH17)中细胞G0/G1期和S期细胞显著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加,这说明PH17引起了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G2/M期阻滞,介导了其增殖抑制活性。同时我们检测了PH17对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MSO处理组和低浓度处理组(2gM或4μM PH17)相比,高浓度处理组(5μM或8μM PH17)中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多,处理48小时与24小时相比,晚期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这一结果说明PH17诱导了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的细胞凋亡,介导了其增殖抑制活性。结论香茶香茶菜属植物提取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PH17对食管鳞癌和肺癌具有显著增殖抑制活性:高浓度PH17表现出对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PH17引起了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周期G2/M阻滞,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H17引起了食管鳞癌和肺癌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新的抗肿瘤二萜类化合物PH17的具体作用分子机制和体内活性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使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单片机编程实现的密码锁控制电路,具有解码、输入错误有效判断、控制开锁、错误报警、按键有效指示、定时中断、密码修改等功能;可以设置8位密码,
建筑施工在现代化背景下愈加注重实现节约、环保,以达到从以往粗放型施工走向集约型施工,转型升级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应用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材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解决建筑行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
"心理资本"管理理念的引入,客观上要求高校人事主管者应关注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因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心理健康。选取地方院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的研究
通过对几种无线组网技术的比较,说明WiFi在组建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时所拥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并详细介绍基于WiFi技术、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体系的实际构建,
<正> 《城建档案》九三第三期,刊登了中国城科会城建档案信息研究会法规建设学组提出的《城建档案法规体系建议方案》。首先,笔者赞偿该学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一建议方
通过对板坯加热、细化磁畴及减薄带钢等方面专利技术的论述 ,展示了世界取向硅钢研究开发的状态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