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经验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登上了课程开发的实践舞台。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对于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非常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开发与利用学生经验资源,成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幻愿景。  毫无疑问,“学生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在构建课堂教学中学生经验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框架之上,通过对A省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验开发与利用的现实状况,并且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经验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文章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文章选题缘由、研究思路与方法、“经验”和“学生经验”的相关概念,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对“学生经验”的内涵进行了理论构建,为后文的研究与写作提供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了学生经验的类别、特征及功能。“学生经验”内涵梳理是文章写作的主要脉络,贯穿了文章的始末。  第三部分是调查与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首先,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偏向功用性,学生经验被忽视;其次,教学知识选择偏向知识性,教师将学生经验视作学科知识的对立面;再次,教育经验的组织偏向于知识习得,其他经验被忽略;最后,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经验未纳入评价标准。  基于此,笔者进一步分析课堂教学中学生经验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成因:一是教师对“学生经验”内涵的认识过于片面;二是繁忙的“非教学性”工作任务占用了教师过多的教学时间;三是功利化的教育目标阻碍了“学生经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部分是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笔者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经验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其一,深化教师对“学生经验”的认识,为学生经验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其二,转变教育目标,让教育回归根本,基于学生的经验并且为了学生的经验而展开;其三,创设基于“学生经验”的问题情境;其四,减少教师“非教学性”工作任务,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改革“单一制”的课堂评价方式,在辩证的看待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经验并且为了学生经验的发展而评价。
其他文献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道德原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集体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具体表征不同,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的道德教育应是集
随看产品技术的成熟化,产品由“生产导向”转变到了今天的“消费者导向”。意味着在产品的开发中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心理感觉。然而,设计师真的能够有效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本文通过对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三套教科书的函数内容,从宏观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七个维度,以及微观层面的知识点的引入与展开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