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在我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已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会有波动,这种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且由于房地产本身的一些自然属性和各区域经济特征、社会特征等因素,导致各区域呈现不同的房地产周期波动特征。然而,在目前的房地产周期研究中,常常简单地将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周期混为一谈,掩盖了不同区域真实的房地产周期走势。这就使得研究区域房地产周期的波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国家在针对上述房地产波动进行宏观调控时,如果出现误判,则难以达到效果,甚至可能影响房地产的发展。本文运用相关的数学模型,以我国四个直辖市为例,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差异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证不同区域房地产周期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归纳总结相关的文献,找出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指示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到了四个直辖市的房地产周期波动图。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四个直辖市的房地产周期的整体波动趋势相同,但是在震荡、幅度以及景气转折点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希望对我国的房地产周期波动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区域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房地产周期影响因素的文献,从冲击—传导机制出发,对影响房地产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四个直辖市1990年至2009年房地产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分位回归技术分析得出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城镇化率、房地产竣工面积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拉大房地产周期波动差异的主要因素,而房地产销售面积以及贷款利率虽然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但并不是拉大房地产周期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分别得到了影响四个直辖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房地产竣工面积与房地产周期的关联度最强。最后,本文以上述结论为基础,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区域房地产与区域经济发展、信贷政策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