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子调控结肠癌ID1基因高表达的机制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li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高不下,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此阐明结肠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结肠癌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由DNA结合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NA binding1,ID1)基因转录翻译出的Id1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癌症的侵袭性及患者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增强子是指能够增强启动子活性从而增加基因转录频率的DNA序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增强子可以进一步促进相关联基因的转录使其异常高表达,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尚无研究报道原癌基因ID1在结肠癌中的异常高表达是否受增强子调控,因此本研究旨在阐明增强子参与ID1基因在结肠癌中高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首先,我们检测了正常结肠成纤维细胞系CCD-18Co和五种结肠癌细胞系LoVo、C2BBe1、SW620、HT29和HCT116中ID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结肠癌细胞系中ID1基因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随后我们通过分析NCBI数据库中距ID1基因启动子前后20kb范围内的H3K27ac、H3K4me1以及H3K4me3组蛋白修饰情况并结合实验室之前的研究,预测ID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下游存在三个潜在增强子序列,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Enhancer1(E1)、Enhancer2(E2)和Enhancer3(E3)。我们考虑结肠癌细胞系中ID1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增强子的活化相关。
  采用qPCR检测技术,我们发现在五种结肠癌细胞系中,这三个潜在增强子都能转录出增强子RNAs(enhancer RNAs,eRNAs),且其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在结肠癌细胞系中,潜在增强子E1和E3能够进一步促进ID1基因的启动子启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而在正常对照中,三个潜在增强子均无明显增强启动子活性的功能。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qPCR,ChIP-qPCR)检测发现H3K27ac和H3K4me1在结肠癌细胞系的三个潜在增强子区均高富集,且在HCT116细胞系中富集更显著,而H3K4me3富集程度低。
  最后,通过染色质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3C)实验,我们发现只有E1增强子能与ID1基因的启动子在染色质三维空间上形成环袢结构,而E2和E3增强子与ID1基因的启动子之间则不存在这种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形式。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预测的三个ID1基因潜在增强子E1、E2和E3中,存在一个活性增强子E1能在染色质三维空间结构上与ID1基因的启动子形成环袢结构,从而在结肠癌中异常活化ID1基因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
其他文献
王筠,清代文字学大家,着述等身,有《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等代表作。国图藏《许学札记》稿本,自题“安邱王筠菉友未成稿”,是从未刊行的新材料。《札记》与《释例》体例、内容相似,实为《释例》的初稿。本文拟以国图本《许学札记》为研究对象,将其与《说文释例》的相关篇章作一对比,研究从以下五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回顾王筠思想的研究现状,介绍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学界多探讨王筠整体思想、单个
学位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在其近八十载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冰心的创作发轫于19世纪20年代初,到了三四十年代,经过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战争的洗礼开始实现成熟转型,到建国后的贴合时代的发声。以往学术界对于冰心小说的特质研究主要集中在“阴柔”、“委婉”等方面,对其“爱的哲学”进行缠绵式“柔”向深入解析。相对而言,冰心小说中的“刚”性特质却很少能入研究者们的法眼。即使
学位
自1998年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表至今,网络小说的写作内容和创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纸质小说差异较大。网络小说的创作受到市场和读者的双重影响,网络小说创作者逐步在创作中采用一系列技术套路来控制故事走向,使网络小说创作呈现出工厂式生产的特点。本文从网络小说创作中运用的技术模式出发,结合现阶段虚构小说文本的写作策略分析,力求走进网络小说的生产现场。以网络玄幻小说创作模式分析为例,本
学位
学界关于扬雄思想、作品的讨论成果斐然,但扬雄文集的研究却鲜有专文讨论。扬雄涉猎经史,著述弘富,加之历史上的扬雄文集属于他编,各本在篇卷目次,文字内容等方面并不统一,因此其文集的编撰和流传极具复杂性,而扬雄文集作为《四库全书》唯一收录的西汉别集,又倍增其特殊性。事实上,扬雄文集的流变过程不仅体现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更反映了多数先唐文集特别是汉魏文集在编撰和流传方面的共同之处。论文以扬雄文集为研究对象,
学位
抗战时期是老舍文学创作的重要阶段。本文以老舍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抗战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分析该时期老舍的文学创作在题材、体裁、叙事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这一系列转变的原因。抗战时期的文化背景只对老舍的文学创作提出了宏观要求,并没有指明如何改变。因此,抗战时期老舍文学创作中的一系列变化是他积极迎合抗战且坚守文学园地的结果。  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学界已
学位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北京话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本文以旗人于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创作的京味儿小说和杂评为语料,考察该时期的北京话程度副词。程度副词作为副词的次类,其内部成员也同副词的内部成员一样,虽有共性,但也具有较强的个性。本文主要通过对程度副词进行细致地分类描写,基于语言事实总结归纳出清末民初时期的程度副词在句法语义等各角度的语言规律。  本文主要分为五
学位
费列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是当代土耳其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赋予了帕慕克世界性的眼光,在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下,身份问题成为他作品的主旋律。《寂静的房子》(Silent House)是帕慕克的第二部小说,蕴含着作家对于个人身份和民族身份的思考。现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寂静的房子》的家族主题及叙事策略,较少涉及人物形象。基于此,本论文将运用文化
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Li ex H. T. Chang),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小黄花茶组(Sect. Luteoflor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贵州赤水金沙沟、四洞沟的狭窄区域及四川古蔺县桂花镇。近年来,随着小黄花茶居群周边竹类的无性繁殖扩张和原始生境的破碎化,居群规模及个体数量呈急剧变小和减
学位
杨树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经济林木之一,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而且作为模式树种应用于木本植物遗传转化和分子机制研究。杨树作为重要的速生树种,是木材的主要来源。木材的主要成分包括木质素(Lignin)、纤维素(Cellulose)和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其中木质素是影响木材材性关键的成分之一。然而杨树中木质素生物合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阐明杨树中木质
学位
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家具和生物质能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人类生活。木材主要由茎的次生木质部发育而来,而在细胞层面上则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而植物细胞壁则主要由初生壁和次生壁组成,其中次生壁积累的生物质占植物生物质总量的绝大部分,所以理解和研究植物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机理,不仅对植物次生发育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选育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林木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十年的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