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测尸体标本胸腰段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局部解剖结构及MRI相关数据的测量,为临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提供参考。(2)通过对椎旁肌间隙入路组(A组)与后正中入路组(B组)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在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随访的比较,初步评价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观察1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过的成人尸体椎旁肌间隙结构及多裂肌形态,并测量胸腰段(TII-L2)椎体棘突中点水平多裂肌最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a,棘突中点水平多裂肌与椎板汇合点至后正中线距离b,椎体上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c;(2)选取50套无胸腰椎骨折的成人胸腰段(T11-L2)经椎弓根平面MRI横断面片,以一侧椎旁肌间隙在体表的投影点为A点,另一侧椎旁肌间隙在体表的投影点为Aˊ点,以过A点的脊髓侧缘切线与椎体后缘的交点为B点,测量AB距离,作为手术通道长度,并测量AB线与过A点的AAˊ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α,作为手术通道倾斜角,同时测量该角度在椎体的投影面积C与整个椎体横断面积的百分比,作为经该入路可处理的椎体面积。(3)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因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行一期后路减压重建术的患者中收集完整资料病例35例,其中椎旁肌间隙入路组(A组)16例,后正中入路组(B组)1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面积和Cobb角,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末次随访ODI评分,术前及术后3天、1周、1月、6月、末次随访VAS评分。结果:(1)局部解剖观测结果:胸腰段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由肌纤维分隔,肌间隙明显,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充填,多裂肌表面无神经、血管分布,最长肌表面有神经、血管走行。胸腰段椎体棘突中点水平多裂肌最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在T11为15.85±3.19mm、T12为16.29±3.09mm、L1为19.30±3.10mm、L2为21.17±4.39mm;胸腰段椎体棘突中点水平多裂肌与椎板汇合点至后正中线距离在T11为16.64±2.47mm、T12为17.52±2.26mm、L1为19.23±2.43mm、L2为20.39±2.26mm,椎体上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在T11为18.16±2.62mm、T12为19.45±2.59mm、L1为21.49±1.49mm、L2为22.36±0.63mm。(2)MRI相关数据测量结果:手术通道长径在T11为52.81±2.28mm、T12为56.68±2.03mm、L1为61.31±4.18mm、L2为65.14±1.74mm;胸腰段手术通道倾斜角在T11为9.79±1.45°、T12为10.03±1.27°、L1为10.46±1.17°、L2为11.01±1.08°;胸腰段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处理的椎体面积在T11为41.24±3.66%、T12为40.40±2.90%、L1为41.25±2.25%、L2为41.68±1.86%。(3)临床研究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腰背痛缓解方面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管面积及Cobb角方面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存在一个天然的间隙,胸腰段该间隙最长肌表面有神经、血管分布,术中应注意保护。胸腰段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在体表的投影为距后正中线15.85-21.17mm,可据此参考手术切口的定位;手术通道长径为52.81-65.14mm,胸腰段椎旁肌间隙在体表的投影点与脊髓侧缘之间的角度为9.79°-11.01°,该角度在椎体的投影面积占整个椎体横断面积的40.40%-41.68%,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安全可行。(2)本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腰背痛缓解方面优于后正中入路,在复位重建方面与后正中入路相当,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