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研究——基于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的调查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是指大学生为获取知识或技能而接受正规的高等学校(包括各种所有性质的大学、学院)教育,并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主要包括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意愿和支付能力两方面内容。首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的发展历程,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支点,以河南省郑州、开封、平顶山3个地市的5所普通本科高校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该地区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大学教育成为教育消费支出的主要方面,大学学费增幅远远超出居民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教育消费成倍增长,大学生教育消费成为居民生活的沉重负担。大学生教育消费的类型多元化,存在一些盲目和非理性消费行为。此外,城乡之间教育消费存在差异,教育消费的职业阶层分化严重,且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因素中的家庭年收入对大学生教育消费影响重大,具体来讲,该地区家庭收入水平对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意愿没有影响,不论家庭的收入水平如何,大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都十分强烈;但对其实际支付能力有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高的家庭对大学生教育消费的实际支付能力相对较强。第二,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对大学生教育消费也存在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性别对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意愿没有影响,但性别的不同影响不同的消费行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教育消费的付费能力影响也不同,如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和二、三年级学生相比较,其教育消费的实际支出额更大。第三,社会因素中的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推动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户主(父亲)的年龄、文化层次和职业的不同影响着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不同。另外,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就业压力、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首先应明确教育消费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要进行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个人与家庭要转变观念,做到理性选择、量力而行。学校与社会要关注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理性消费高等教育。第二,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第三,完善各种资助体系。第四,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规范收费。政府相关部门要适当抑制高等教育消费的扩张,对高等教育进行合理定价、规范学费标准,要优化高等教育消费结构,增加高等教育消费供给。第五,应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
其他文献
女性参政是女性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展开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是女性争取自身应有与男性同等的发展权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关系到女性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建国60余年来,党
摘 要 厚重的文字和一字不漏地读图是单一、枯燥的语言学习方式,那种强加给幼儿的教学模式,却忘记了我们的眼睛有肆意享受的天赋,也忘了幼儿们有此天赋,只是一味地将成人的愿望强加给他们。而当我们和幼儿一起翻开绘本那些生动简单的画面、富有深意却又趣味盎然的情节,让我们一起爱上了阅读,分享到一份难得的快乐。而绘本作为幼儿园教学资源之一,也应该是快乐的。本文抽取了,小班阅读活动《好饿的小蛇》、中班阅读活动《是
幼儿阶段是人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品德教育又是当下幼儿教育教学的关键性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幼儿全面发展,必须采取确切可行的策略,优化品德教育各个环节,
摘 要 幼儿教育阶段正是挖掘孩子潜力,发展他们特长的重要时期。音乐活动课教学一方面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天赋,另一方面也释放了他们的天性,以趣味化的教学让孩子们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在幼儿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对于音乐活动课教学的方法还需要不断深究,探索出更高质、高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成效。本文就将从幼儿音乐活动课的教学问题入手,提出几点提升教学效率的建议,仅供一线的幼儿教师们参考。  关键
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在幼儿园的工作中,领导工作的关键在于园长,园长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自己的理念是否适应于自己的幼儿园,以
摘 要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中,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结合生活中的安全常识,通过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 安全常识;育人环境;生活习惯;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04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
“实践出真知”,在大视野课程背景下,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它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也能够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的开
德育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深化幼儿品德教育环节,对各层次幼儿进行良好品德教育,使其在学习、积累文化知识过程中形成健全人格,落实新时期“以德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习惯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心理学中将教师习惯定义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无意识的教学行为,并具有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