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现动词是表示人或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在英汉语中都广泛存在。由于其属性的特殊性和所处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存现动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焦点不同,争议众多。本文试图从体特征的角度对英汉存现动词进行比较研究。Vendler (1957)按照“静态和动态”、“持续性和瞬时性”,“终结性和非终结性”三个两分体特征对动词进行了分类,将动词分为状态、活动、完成和达成四类动词。但有研究发现,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句子或者语境中所表现的体特征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是否出现在英汉存现动词中值得深究。本文基于Vendler (1957)对动词分类所采用的三个两分的体特征分析法,按照存现动词的分类,从英语和汉语中分别选取六个存现动词,对它们在不同句子或语境中所体现的体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其中英语存现动词选取存在类动词exist和live、出现类动词occur和come、消失类动词die和disappear,汉语存现动词选取存在类动词“存在”和“住”、出现类动词“发生”和“来”、消失类动词“死”和“消失”。本文采取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以所选取的英汉存现动词为主索引,从“美国现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现代汉语语料库语料库”(CCL)中分别检索真实语料,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实例。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存现动词体特征与句子时体结构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的异同;(2)英汉存现动词体特征与存现结构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的异同;(3)英汉存现动词体特征与状语成分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的异同。语料库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句子的时体结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存现动词在句中所表现的“持续性”和“瞬时性”以及“终结性”和“非终结性”两对体特征;存现结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存现动词在句中所表现的“静态”和“动态”体特征;状语成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存现动词在句中所表现的“持续性”和“瞬时性”以及“终结性”和“非终结性”两对体特征。从宏观上说,本研究对英汉外语教学和英汉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微观上说,本研究有助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存现动词和存现句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存现动词和存现句。本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第二章是国内外学者对动词体和存现动词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章描述了研究方法;第四章介绍了数据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比较英汉存现动词的体特征;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