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叙事”是一股全球性的文学创作潮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以动物为叙事主体或涉及动物描写的文学创作很早就产生了,零散于中外文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在20世纪形成了“动物叙事”的热潮。“动物叙事”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以往的研究要么受限于儿童文化狭隘视阈的束缚,以至于造成了人们对“动物叙事”的轻视心理;要么忽视了与动物有关或涉及动物描写的小说的研究,遮蔽了新时期以来“动物叙事”文本的丰富性。以往的研究只关注于动物形象的分析,忽视了从叙事主题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定叙事策略的角度予以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当代生态意识观照下的“动物叙事”的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本文是对新时期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现象的系统研究。首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动物叙事”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将其定义为:文学作品中以动物为叙事主体,或涉及动物描写的,并以动物形象或“观照社会人生”、“褒贬人性善恶”、“作为精神文化生命力的象征”,或“弘扬生态意识”,从而形成了特定叙事策略与艺术表达方式的文学现象。本文将中国“动物叙事”的源头追溯至先秦的《山海经》,系统地梳理了“动物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叙事主题和叙事策略两方面来全方位地呈现新时期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的艺术特征与美学属性。新时期小说中的“动物叙事”所涉及的主题多样,本文将其归纳为另类世界中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这两大主题,并予以细致探讨研究。新时期小说中的“动物叙事”在主题设置上仍然承续着以往“动物叙事”的传统,将人的主题延伸到动物的另类世界中予以探索、呈现、审视,通过一系列艺术鲜明的动物形象的塑造、人与动物关系的考察来“观照社会人生”,“褒贬人性的善恶”,“探寻人类精神、文化、生命力的象征”,从而在另类世界的探寻中,有效呈现出人的主题内涵。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者们开始高度关注动物本身的生存状况,弘扬动物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高扬生态关怀精神,从而在更宏阔的“生态学”视野中将关注的重心从人自身、人与社会引向了更为宽广的世界,并形成了对人与世界进行生态反思的生态关怀主题。新时期小说中的“动物叙事”在长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在对社会、人生、精神、文化、历史、生命、生态等深层内涵哲理探讨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策略。具体表现为:价值立场的转型、超越之美的隐喻象征、神秘化的追求、生命体的全方位呈现、观察视角的转换。通过对这一重要文学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新时期小说的发展脉络,从而对新时期小说发展的巨大成就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