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江、万泉河流域瓜菜产区土壤及径流水中农药残留特征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2016年我国农药使用量为170万吨,而作物的农药利用率普遍不到40%。未利用的60%农药进入环境中,污染土壤和水体,不利于动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海南省作为我国冬季瓜菜主要产区,全年适合种植作物。2016年海南瓜菜总产量683.61万吨,全年农药使用量3.4万吨。近年有报道海南豆角中农药残留超标,海南农业区土壤和水体中农药残留情况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海南省南渡江和万泉河流域瓜菜产区为研究对象,设置采样点64个,其中南渡江42个,万泉河22个,分别于夏季(7月、9月),冬季(11月、1月)采集土壤样品256个,水样256个。比较分析两个区域土壤和径流水中农药残留时空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明确农药残留的主要成分。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作为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检测,建立土壤中25种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和水中25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土壤中25种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提高了提取效率。土壤中农药检测方法中,25种农药在0.1-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2-0.9998之间,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2.00%-119.28%,相对标准偏差在0.82%-15.60%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02-0.225μg/kg。水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25种农药在0.05-1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0-0.9997之间,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5.66%-114.27%,相对标准偏差在2.50%-18.66%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01-0.06μg/L。建立的2个方法操作简单,灵敏,检测农药类型多,可用于海南省农用土壤和径流水中常用农药残留检测。
  南渡江流域和万泉河流域,土壤样品一共256个。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4次农药总残留浓度范围分别为0.30-11725.42μg/kg、31.86-811.67μg/kg、0.645-4205.01μg/kg、2.18-1257.88μg/kg。农药检出个数为3-20个。检出率及检出浓度较高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甲维盐、苯醚甲环唑等。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发现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在7月份农药残留水平最高,南渡江土壤在采样区域中游农药残留最高,万泉河土壤中4个采样时间农药残留空间分布不明显。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农药残留做主成分分析,将多个农药转化成10个主成分,10个主成分包含10个主要残留,所包含农药因为结构相似农药,或者组合使用治理瓜菜病虫害效果更好等原因被归为一类。结果表明,主要残留农药为烟碱类杀虫剂,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南渡江流域和万泉河流域水样一共256个。检测结果显示,水中4次样品农药残留总浓度范围分别为0.087-4.627μg/L、0.075-4.172μg/L、0.102-9.577μg/L、0.153-8.895μg/L,农药检出个数为0-18。农药检出浓度最高的是吡虫啉,浓度为8.628μg/L。阿特拉津在水体中检出2次超标。水体中主要检出农药为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苯醚甲环唑等。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径流水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南渡江和万泉河流域径流水中1月份残留浓度最高。南渡江和万泉河径流水中农药残留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
其他文献
测井解释的方程中一般都会存在一些定量的参数,譬如作为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并估算油气藏的阿尔奇公式,它的公式中的a、m、n值就很难在实际中被同时地准确确定,通常情况下这些参数都会被单个,或者两个一起来测定,然后当把获取的参数真正地带入实际生产中的计算时,结果往往不如人意,而这些参数的正确选取又密切关系着最后解释成果的精确度。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最优化方法,它适合于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
学位
地震储层预测是以高分辨率地震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地质与钻井资料为参考,波阻抗反演和属性分析为主要技术来进行的,因此,波阻抗反演的效果和属性参数的运用成为储层预测的关键。  大南洼陷地区是一个陆相断陷盆地,区内构造比较复杂,整体断裂较为发育,具有发育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而地层岩性圈闭的落实和评价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构造细节不清,有利沉积相带和有效储层发育范围不明确,地层岩性圈闭成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深入、区域经济合作加深,在城市群中集聚和扩散效应影响下,城际间客运需求持续增长,城际轨道作为一种兼具大运量、高速度、舒适便捷、清洁环保的新型客运方式应运而生。在城际轨道交通网的规划阶段,作为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的复杂系统,综合评价是决定工程建设方案的关键步骤,因此研究出高效、可靠的评价模型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本文从城市群与城际轨道的相关理论入手,重点研究了二者之间相互
学位
近年来,我国针对大气复合污染出台了一系列防控对策,且取得一定成效。明确历史空气质量变化的具体原因以及识别关键性大气污染减排措施尤为重要。现有研究大多利用源强观测、敏感性分析方法、模式模拟或者情景清单等单一方法评估减排措施的空气质量效益。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于国家或区域尺度,很少针对城市减排措施进行评估,并且现有评估方法应用在城市尺度中容易忽略区域传输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导致城市减排措施难以得到有效
学位
Magnetic particles(MPs)have been rapidly applied to bio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With the promising performance,magnetic particles are getting attention to enhancing biodegradation activ
学位
居住空间是整体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基础,深刻影响着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分析居住空间演变机制,优化空间布局,引导空间合理有序扩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沈阳市为研究对象,是由于沈阳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自建国以来,城市规划和职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其居住空间的动态演变极具研究价值。在经典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正在逐渐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居住空间理论雏形,需进一步实证与总结。本文选
针铁矿是土壤中广泛存在和较为稳定的铁氧化物之一,因其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较强的表面活性等特性,能显著影响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毒性及生物有效性。然而在自然环境中,受氧化还原条件、杂质、多变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几乎不存在完美结晶的针铁矿,而铁氧化物结构中的缺陷则普遍存在于矿相结构中。因此深入研究土壤针铁矿中缺陷导致其结构的异质性变化,对于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沉淀
学位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Pb-Cd复合污染尤为严重,威胁土壤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化学钝化技术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十分有效且切实可行,筛选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钝化剂是化学钝化技术的关键。本研究筛选出棕榈生物炭、硅酸钙和磷酸二氢钾三种材料进行钝化实验,通过钝化过程土壤溶液Pb、Cd浓度变化以及土壤中Pb、Cd形态转化考察钝化效果稳定性,根据小白菜生长和富集Pb、Cd
铁氧化物和有机碳均为形成土壤结构体的重要胶结物质,二者以吸附、共沉淀和螯合的方式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机碳起到保护作用。农田土壤受利用方式和施肥等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土壤的性质、组成和有机碳的来源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组成,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氧化铁的化学形态及其结合有机质的特征。因此,本研究以祁阳红壤、吉林黑土、海南砖红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分离出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和颗粒有机
学位
三峡库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反季性的干湿交替,使得库区消落带-水界面物质交换活跃、交换过程复杂。磷是三峡库区蓄水后支流藻类、水华频发的关键性因子。但现有研究对于三峡水库175m稳定运行后,支流消落带磷素分布特征缺乏系统性认知。基于此,本文对三峡库区大宁河不同水位高程、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水力条件下的土壤和沉积物磷素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土壤类型磷素分布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