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2016年我国农药使用量为170万吨,而作物的农药利用率普遍不到40%。未利用的60%农药进入环境中,污染土壤和水体,不利于动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海南省作为我国冬季瓜菜主要产区,全年适合种植作物。2016年海南瓜菜总产量683.61万吨,全年农药使用量3.4万吨。近年有报道海南豆角中农药残留超标,海南农业区土壤和水体中农药残留情况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海南省南渡江和万泉河流域瓜菜产区为研究对象,设置采样点64个,其中南渡江42个,万泉河22个,分别于夏季(7月、9月),冬季(11月、1月)采集土壤样品256个,水样256个。比较分析两个区域土壤和径流水中农药残留时空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明确农药残留的主要成分。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作为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检测,建立土壤中25种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和水中25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土壤中25种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提高了提取效率。土壤中农药检测方法中,25种农药在0.1-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2-0.9998之间,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2.00%-119.28%,相对标准偏差在0.82%-15.60%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02-0.225μg/kg。水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25种农药在0.05-1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0-0.9997之间,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5.66%-114.27%,相对标准偏差在2.50%-18.66%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01-0.06μg/L。建立的2个方法操作简单,灵敏,检测农药类型多,可用于海南省农用土壤和径流水中常用农药残留检测。
南渡江流域和万泉河流域,土壤样品一共256个。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4次农药总残留浓度范围分别为0.30-11725.42μg/kg、31.86-811.67μg/kg、0.645-4205.01μg/kg、2.18-1257.88μg/kg。农药检出个数为3-20个。检出率及检出浓度较高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甲维盐、苯醚甲环唑等。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发现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在7月份农药残留水平最高,南渡江土壤在采样区域中游农药残留最高,万泉河土壤中4个采样时间农药残留空间分布不明显。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农药残留做主成分分析,将多个农药转化成10个主成分,10个主成分包含10个主要残留,所包含农药因为结构相似农药,或者组合使用治理瓜菜病虫害效果更好等原因被归为一类。结果表明,主要残留农药为烟碱类杀虫剂,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南渡江流域和万泉河流域水样一共256个。检测结果显示,水中4次样品农药残留总浓度范围分别为0.087-4.627μg/L、0.075-4.172μg/L、0.102-9.577μg/L、0.153-8.895μg/L,农药检出个数为0-18。农药检出浓度最高的是吡虫啉,浓度为8.628μg/L。阿特拉津在水体中检出2次超标。水体中主要检出农药为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苯醚甲环唑等。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径流水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南渡江和万泉河流域径流水中1月份残留浓度最高。南渡江和万泉河径流水中农药残留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作为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检测,建立土壤中25种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和水中25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土壤中25种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提高了提取效率。土壤中农药检测方法中,25种农药在0.1-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2-0.9998之间,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2.00%-119.28%,相对标准偏差在0.82%-15.60%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02-0.225μg/kg。水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25种农药在0.05-1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0-0.9997之间,平均回收率范围在65.66%-114.27%,相对标准偏差在2.50%-18.66%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01-0.06μg/L。建立的2个方法操作简单,灵敏,检测农药类型多,可用于海南省农用土壤和径流水中常用农药残留检测。
南渡江流域和万泉河流域,土壤样品一共256个。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4次农药总残留浓度范围分别为0.30-11725.42μg/kg、31.86-811.67μg/kg、0.645-4205.01μg/kg、2.18-1257.88μg/kg。农药检出个数为3-20个。检出率及检出浓度较高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甲维盐、苯醚甲环唑等。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发现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在7月份农药残留水平最高,南渡江土壤在采样区域中游农药残留最高,万泉河土壤中4个采样时间农药残留空间分布不明显。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土壤农药残留做主成分分析,将多个农药转化成10个主成分,10个主成分包含10个主要残留,所包含农药因为结构相似农药,或者组合使用治理瓜菜病虫害效果更好等原因被归为一类。结果表明,主要残留农药为烟碱类杀虫剂,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南渡江流域和万泉河流域水样一共256个。检测结果显示,水中4次样品农药残留总浓度范围分别为0.087-4.627μg/L、0.075-4.172μg/L、0.102-9.577μg/L、0.153-8.895μg/L,农药检出个数为0-18。农药检出浓度最高的是吡虫啉,浓度为8.628μg/L。阿特拉津在水体中检出2次超标。水体中主要检出农药为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苯醚甲环唑等。对南渡江和万泉河径流水进行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南渡江和万泉河流域径流水中1月份残留浓度最高。南渡江和万泉河径流水中农药残留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