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架空配电网绝缘化改造,农村架空线路敷设面积的扩大,雷击断线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架空线路雷击断线问题存在已久,多年来由于配电网事故影响范围小,该问题未得到有效重视。但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长,架空线路敷设面积的不断扩大,配电网架空线路雷击断线问题引起了电力部门的重视。特别是配电网架空线路敷设面积大,不可能全线加装防雷装置,防护薄弱,全国范围内每年的断线次数多达上千次,不在统计范围内的次数更是不可低估。据电力公司雷击事故统计,10kV架空绝缘线路和运行多年的裸导线均存在雷击断线问题。据近年实际调查,辽宁某地区的数十条10kV架空线路每年都遭遇雷击,仅在2014年就有10条线路发生了20多起雷击断线事故。架空线路雷击断线事故增加了电力部门运营管理负担,也给广大电力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本文主要针对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某地区雷击断线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结合该地区耐雷水平分析,得出了该地区雷击断线的普遍性,为搭建雷击过电压模型,研究雷击断线的机理及试验研究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其次,以架空线路的结构参数为基础,采用ATP-EMTP仿真软件建立配电网感应雷击过电压模型,分析了雷电发生时绝缘子两端电压的变化,得到了一定线路参数下的仿真数据,并比较各种防雷措施对限制雷电过电压的效果。最后,通过对闪络过程电弧受到的电动力、热浮力、空气动力等的综合分析,简要分析了电弧发展演变特性。并搭建雷击断线试验研究平台,通过高速CMOS相机获取架空线路绝缘子附近雷击闪络的分布特性,为雷击断线问题的解决和电网的防雷设计,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