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血沉)、乳酸脱氢酶(LDH)、D一二聚体水平、退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水泡音吸收时间、肺部影像学吸收时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并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08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儿科呼吸病房及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接受住院治疗的164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按照接受抗生素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RMPP患儿归作观察组,将同期常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RMPP归作对照组,每组各82例;3.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危重病例评分(通过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等评估得到),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乳酸脱氢酶(LDH)、D一二聚体、退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水泡音吸收时间、肺部影像学吸收时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4.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结果:1.两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D一二聚体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改良PIRO评分在治疗前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3.C反应蛋白、D一二聚体、CD3+、CD4+、CD8+、CD4+/CD8+水平、改良PIRO评分在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抗感染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水泡音吸收时间、肺部影像学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肺炎严重程度及免疫功能;2.较大环内脂类药物而言,喹诺酮类药物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机体C反应蛋白、D一二聚体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并能显著缩退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水泡音吸收时间、肺部影像学吸收时间;3.常规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情况下,改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