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文学开始于19世纪早期,但是对它的研究却长期被忽略,主流学术界对它漠不关心,也鲜少提及。直到20世纪初,哈莱姆文艺运动出现,大批优秀的黑人作家开始涌现,美国黑人文学才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黑人作家的作品针对美国黑人的现实问题,根据他们所处的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反映了种族主义和奴隶制的残留思想给美国黑人带来的巨大伤害。自此,美国黑人文学开始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文坛的关注。
相对于美国黑人文学,美国华裔文学则在20世纪中叶才崭露头角。对于美国华裔作家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现代文明赋予了他们独特的视角,使他们的创作在很多方面都独具匠心。但是也正是由于华人的身份,使他们的文学长期徘徊于主流文化之外,无法跻身于正统之列。
艾丽丝·沃克和汤亭亭分别是美国黑人文学和华人文学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对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她们的两部作品—《紫颜色》和《女勇士》在女性主题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这两部作品中,沃克和汤亭亭都揭示了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迷茫,并指出造成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迷失的根本原因是性别歧视和文化霸权。但是由于非裔和华裔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两部作品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差异。相对于黑人作家所关心的种族问题,华裔作家则更多地将视点集中在文化差异上。对本土文化是“舍”还是“留”也折射出了两位作家对本民族的民族出路的不同看法,然而无论是文化的“出走”还是“寻回”,沃克和汤亭亭的成功都预示着在世界文化格局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各民族各文化互相交融理解,全球文化才能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