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条件SOR迭代方法及比较定理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求解大型的线性方程组,迭代方法已取代直接法成为最重要的一类方法。而判断迭代方法好坏的标准通常是通过收敛速度来刻画,因此迭代方法的收敛速度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而我们应该找一种收敛速度比较快的迭代方法,这样才有实际的价值。为了更好更快地解线性方程组,我们引进了非奇异预条件矩阵,通过预条件矩阵作用加速了迭代法的收敛速度。本文是在文献[4]-[7]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应用上更具有广泛性的预条件SOR迭代方法,预条件矩阵PR包含了前人所提出的一些预条件矩阵,本文中得到的预条件比较定理较之前人的成果更有一般性,使得预条件比较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降低了,由原来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为不可约对角占优的Z-阵扩大为非奇异的M-阵,这就使得预条件比较定理的应用范围扩大了。 下面介绍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一章首先回顾了所有提出的预条件矩阵;其次说明了Milaszewicz[12]、Gunawardenaetal.[4]、Kohnoetal.[7]、Evansetal.[3]、Hadjidimosetal.[5]和Nikietal.[14]中所提出的预条件矩阵之间的关系;最后叙述了Gunawardenaetal.[4]等人在不同预条件矩阵下提出的不同的迭代方法和得到的一系列预条件比较定理。 第二章预备知识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为第三章做准备,首先指出了第三章要用的定义和定理,例如M-阵、正规分裂的定义等;其次指出了在得到预条件比较定理时常用的方法,其中分成两种情况:对同一矩阵的两个分裂和不同矩阵的两个分裂。因此针对这两种情况在得到比较定理时所用的方法不同,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化成同一矩阵的两个分裂来进行比较,例如L.-y.Sun[15]中的比较定理的证明就是从原来不同矩阵的两个分裂化成同一矩阵的两个分裂,然后再进行谱半径的比较。 第三章预条件SOR迭代方法及其比较定理。这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首先在Nikietal.[14]提出的预条件矩阵PR和Gunawardenaetal.[4]等人提出的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其中预条件矩阵PR包含了Gunawardenaetal.[4]中的预条件矩阵PS和Evansetal.[3]中的预条件矩阵P1),作者提出了在预条件矩阵PR下的预条件SOR迭代方法。当实参数ω=1时,本文的预条件SOR迭代方法即为Nikietal.[14]中的预条件Gauss-Seidel迭代方法,这推广了NikietⅠal.[14]中的迭代方法;其次在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是非奇异的M-阵的前提下,得到了一系列的比较定理,这推广了Nikietal.[14]中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为不可约对角占优的Z-阵的前提。 第四章数值例子。这部分主要是为了验证第三章的结果,其中例4.1和例4.2的系数矩阵A为不可约对角占优的Z-阵,而例4.3和例4.4是可约的非对角占优的M-阵,不满足Nikietal.[14]中比较定理的条件,但是满足本文第三部分比较定理的前提,这说明本文的定理在应用上更具有广泛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环境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多数有着竞争力的企业都把业务过程的管理作为他们成功的关键。工作流技术应运而生。作为定义、创建和管理工作流运行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人脸识别、文本分类、回归预测、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设计实现该学习方法的有效优化算法是该领域学者研究的
从具体的实例入手,描述性地给出了数学物理反问题的一般概念。指出数学物理反问题一般是非线性及不适定问题。为了有效地求解反问题特别是克服不适定这个难点,讨论了吉洪诺夫正
随机控制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学位论文基于随机微分系统Lyapunov稳定性理论,泛函微分方程基本理论、利用It(o)微分公式、随机分析原理、Schur余(补)、矩阵不等
学位
1957年,Hughes提出如下猜想:设G是一个群,Hp(G)=(g∈G∣gp≠1), p为素数,则Hp(G)=1或Hp(G)= G或|G:Hp(G)∣= p.该猜想被称为Hughes猜想,其中Hp(G)被称为G的Hughes子群。类似的,Hp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