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寻找和拓宽就业渠道问题便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伴随着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分工程度不断的深入,对外贸易活动对就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贸易大省,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山东省如何更好地运用对外贸易来增加本地区就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此外,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就业效应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其他省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问题的探究也具有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利用2000-2019年山东省整体与分部门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对外贸易与就业现状,并就对外贸易影响就业的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采用2007、2012和2017年山东省投入产出表和分行业就业数据构建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测算了山东省各部门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最后,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因素分解法,实证分析了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外贸易对山东省的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在出口贸易方面,本文考察期内,山东省出口贸易所增加的就业效应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达1765.13万就业人数,为该年度山东省就业总人数的28.6%,极大地促进了其就业状况的改善,但近年来却呈现下降态势,需要引起重视。在进口贸易方面,在考察期内,进口贸易替代本地区就业人数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达1862.97万就业人数,为该年度山东省就业总人数的30.1%,近年来进口贸易对本地区就业人数替代效应有下降趋势,因此对本地区就业形势利好。在进出口贸易净就业效应方面,2007年山东省进出口贸易净增加本地区624.61万就业人数,2012年进出口贸易净减少该地区97.84万就业人数,2017年进出口贸易净增加该地区就业91.35万人。山东省进出口贸易活动从促进本地区就业到替代本地区就业再到促进就业,整体而言,山东省的对外贸易活动是建立在促进本地区就业基础上的,但对本地区就业的带动作用正在逐渐减弱。第二,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品就业强度对山东省对外贸易就业效应均产生了影响,但影响就业变化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1)2007-2012年期间,不同因素对山东省就业效应的影响。从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来看,上述时期,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变化总效应为正值且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最大;但是,出口贸易结构变化总效应和贸易品的就业强度变化总效应为负值,正负抵消后,最终各行业出口贸易变化的总就业效应为增加了本地区226.26万就业人数。就进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而言,该时期山东省进口贸易规模变化总效应为正值且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最大;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总效应和贸易品的就业强度变化总效应抑制就业水平的提高,最终各行业进口贸易变化的总就业效应是减少本地区948.70万就业人数。在进出口贸易净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方面,山东省进出口贸易规模变化和贸易品就业强度变化的净就业效应为负值,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净就业效应为正值,最终导致各行业进出口贸易总的净就业效应是减少本地区722.45万就业人数。(2)2012-2017年期间,不同因素对山东省就业效应的影响。从各种因素对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影响情况看,上述时期,山东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总效应为正值,出口贸易规模变化总效应和贸易品的就业强度变化总效应为负值,最终导致各行业出口贸易变化的总就业效应为减少本地区806.12万就业人数。从各因素对进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影响情况看,该时期,山东省进口贸易规模变化总效应、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总效应和贸易品的就业强度变化总效应均为负值,使得各行业进口贸易变化的总就业效应增加本地区995.31万就业人数。从各种因素对进出口贸易净就业效应的影响情况看。山东省进出口贸易规模变化和贸易品就业强度变化的净就业效应为负值,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净就业效应为正值,最终各行业进出口贸易变化总的净就业效应为增加189.19万就业人数。最后,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扩大出口规模、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增加就业、提升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和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听译时差(EVS)是同声传译特有的产物,对同传过程和译员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同传听译时差的研究多采取实验法,但学界对平均听译时差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较少涉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经过近30年的研究和发展,语料库研究已成为翻译学研究的热点,语料库工具成为描述与研究翻译现象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借助语料库方法,基于自建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同传语料库,以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框架,分
学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1980年,国内学者许国璋首次提出“文化负载词”这一概念,指出在不同的气候文化中,相同词汇的文化负载存在差异。目前有关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多聚焦于古诗翻译,对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又多从功能对等、生态学、美学等视角出发。本研究选取余华的中文小说《活着》及白睿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研究译本中五类文化
学位
自Mona Baker于1993年提出翻译共性假说以来,许多翻译学者基于语料库开展研究,以证实或证伪翻译共性假说。然而,相关研究有待拓展到更多文本类型。鉴于此,本研究尝试探讨在企业外宣文本中翻译共性假说是否成立,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董事长致辞。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披露自身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知名度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董事长致辞”作为全报告的开篇,为介绍
学位
本研究基于二语习得中Robinson的“认知假设”和“三维要素框架”(Triadic componential framework,TCF),考察任务复杂度对学生译员二语交传产出的影响。8位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译员参与此次试验,先后完成两项口译任务。两项任务的任务复杂度沿TCF框架下的“资源指引”维度递增。笔者使用CAF框架(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下的通用指标和特定指标,量化受试两次口译任务的二语
学位
2021年7月7日至10月7日,笔者在人民网海外传播部实习。实习期间,笔者完成了由人民网针对所谓“新疆问题”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新疆:我们的故事》的字幕翻译工作。该纪录片记录了新疆人民的真实生活,展现了新疆蓬勃发展的真实面貌。在笔者翻译完成后,英文版字幕还经过了中文审校和外国专家两轮的修改,才最终定稿。本实践报告运用李长栓(2020)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CEA)框架,分析典型译例,通过对比原
学位
近二十年来,口译研究领域出现心理学转向。口译焦虑随之成为口译过程研究的一大研究对象,而口译焦虑对口译产出效应的影响则成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这一领域多聚焦于翻译本科生,少有面向MTI学生开展的影响研究。通过面向MTI学生开展影响研究既能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又有助于提升翻译硕士教育质量,为市场培养出更多合格译员。本文旨在通过听力焦虑自评量表和练习录音,测量MTI学生焦虑水平对其课堂英汉同声传译
学位
译介,即翻译与传播,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而言十分重要。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举世瞩目,目前尚缺乏对莫言作品海外传播效果的整体研究,译介受众层面的微观研究也较为薄弱。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路径,以译介学思想为指导,形成了译介效果三维评估框架,包括商业表现、学术表现和大众意见三个维度,分别从WorldCat,JSTOR,Amazon和Goodreads网站收集数据,通过百度情感分析工具Senta以及文本分析
学位
相亲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英文字幕版在澳洲爆红,而幽默是该节目的特色和翻译难点。本文旨在研究《非诚勿扰》中言语幽默的字幕英译,探讨各类言语幽默出现频率及对应翻译策略的使用特点,利用关联理论探究各翻译策略的有效性,以期对未来类似真人秀英译项目提供启发。本文共研究了 11集英文字幕版的节目,根据言语幽默概论(GTVH)的六大参数收集了 48例具有研究价值的言语幽默。在关联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定量研究以
学位
2021年初,笔者翻译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2020年年度报告》。2022年,在结束了所有笔译课程的学习后,笔者再次回顾学习,对之前的译文进行了修改,并基于李长栓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撰写了本实践报告。根据李长栓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笔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经验,归纳译例,并分析在实际情况中如何解决与应对理解、表达和变通三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作者理解原文的手段包括:利用背景知识和信
学位
职业倦怠(Burnout)易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损害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组织机构效率等。该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被正式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研发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文化的职业倦怠量表,包括医疗、教育、公共行政等,并开展职业倦怠成因、影响因素等具体研究。但鲜有学者关注译员的职业倦怠问题。随着翻译行业在中国逐步进入职业化发展阶段,中国机构内译员的数量不断增长,译员的职业发展相关问题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