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二十年来,口译研究领域出现心理学转向。口译焦虑随之成为口译过程研究的一大研究对象,而口译焦虑对口译产出效应的影响则成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这一领域多聚焦于翻译本科生,少有面向MTI学生开展的影响研究。通过面向MTI学生开展影响研究既能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又有助于提升翻译硕士教育质量,为市场培养出更多合格译员。本文旨在通过听力焦虑自评量表和练习录音,测量MTI学生焦虑水平对其课堂英汉同声传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口译研究领域出现心理学转向。口译焦虑随之成为口译过程研究的一大研究对象,而口译焦虑对口译产出效应的影响则成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这一领域多聚焦于翻译本科生,少有面向MTI学生开展的影响研究。通过面向MTI学生开展影响研究既能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又有助于提升翻译硕士教育质量,为市场培养出更多合格译员。本文旨在通过听力焦虑自评量表和练习录音,测量MTI学生焦虑水平对其课堂英汉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进而通过访谈了解产生抑制性焦虑的原因;最后提出抑制性焦虑的应对策略,帮助MTI学生降低听力焦虑对英汉同声传译产出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听力焦虑水平中等和水平低的MTI学生的课堂英汉同声传译产出质量均显著高于听力焦虑水平高的MTI学生,而听力焦虑水平中等和水平低的MTI学生在课堂英汉同声传译产出质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高度的听力焦虑是一种抑制性焦虑,有损MTI学生的同声传译产出质量。访谈结果显示,译前准备不充分、听力技巧掌握不充分、非理性信念和缺乏自信是引发高度听力焦虑的原因。为有效调节部分MTI学生的高度听力焦虑,建议这部分学生(1)课前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2)有意识地在课堂练习中运用各类听力技巧;(3)观察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并逐步将其转换为理性信念;(4)客观看待自己的听力水平,避免自我贬低带来的过度不自信感。此外,口译教师可以学习了解听力焦虑、听力焦虑对口译产出的影响机制以及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口译教师可以向MTI学生传授焦虑相关知识,并鼓励高焦虑学生尝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等心理疗法来有效降低听力焦虑。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仍任重道远,知识产权涉外人才短缺。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翻译WIPO学院远程学习项目教材,旨在总结涉外知识产权的相关翻译技巧和方法,为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该教材共十三章,其中笔者翻译了第八章,涉及国际贸易中五起侵犯版权的案件纠纷。每个案件分为三部分:案例内容概括、案例判决描述和自测题。整体来看,原文本既包括案件描述,也包括
当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也被运用到了翻译当中。得益于录音和回放功能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技术辅助口译模式应运而生。同交传(Simultaneous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Sim-Consec),是一种新型的、使用较少的混合口译模式。该模式指的是译员在讲者发言时用任何录音设备录音(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做笔记或者不做笔记),当讲者说完轮到译员口译时,译员通过无线耳机等蓝
清朝末年,列强侵侮,自视天朝上国的清政府被迫卷入对外交往中。理学观念和华夷之辨仍是主流,与洋人打交道并非光彩之举。出身没落汉军旗的张德彝(1847—1918)在京师同文馆英文馆毕业后八次出洋,先后担任翻译、参赞、大使等职位,是当时本土培养的典型译员。但对他的研究,却大多关注其记述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等,甚少关注其作为译员的特征。而翻译史研究也较少关注清末的外事译员个体,大多更为宏观,或分析知名事件
2021年6月至9月期间,笔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八十周年校庆活动提供以汉译英为主、英译汉为辅的笔译服务。笔者负责翻译和审校的文本类型包括新闻报道、视频字幕、发言致辞和文献资料等。报告选取了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对比笔者翻译或审校的初稿和经老师审校过的终稿,展示笔者在北外高翻就读期间的翻译学习成果,反思仍可改进、提升之处,并总结经验。报告分为四章正文。第一章为翻译项目简介,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背
杨绛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自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从事翻译实践。在80余年的翻译生涯中,杨绛主要译著四部,赢得国内学界和读者好评,其中西班牙名作《堂吉诃德》的翻译,受西班牙王室褒奖,进一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绛主题发表或出版的专著、文献、期刊、学术论文等层出不穷,但学界对其翻译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仅有6篇以“翻译家”为题目的研究也是在探讨杨
听译时差(EVS)是同声传译特有的产物,对同传过程和译员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同传听译时差的研究多采取实验法,但学界对平均听译时差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较少涉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经过近30年的研究和发展,语料库研究已成为翻译学研究的热点,语料库工具成为描述与研究翻译现象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借助语料库方法,基于自建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同传语料库,以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框架,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1980年,国内学者许国璋首次提出“文化负载词”这一概念,指出在不同的气候文化中,相同词汇的文化负载存在差异。目前有关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多聚焦于古诗翻译,对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又多从功能对等、生态学、美学等视角出发。本研究选取余华的中文小说《活着》及白睿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研究译本中五类文化
自Mona Baker于1993年提出翻译共性假说以来,许多翻译学者基于语料库开展研究,以证实或证伪翻译共性假说。然而,相关研究有待拓展到更多文本类型。鉴于此,本研究尝试探讨在企业外宣文本中翻译共性假说是否成立,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董事长致辞。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披露自身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知名度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董事长致辞”作为全报告的开篇,为介绍
本研究基于二语习得中Robinson的“认知假设”和“三维要素框架”(Triadic componential framework,TCF),考察任务复杂度对学生译员二语交传产出的影响。8位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译员参与此次试验,先后完成两项口译任务。两项任务的任务复杂度沿TCF框架下的“资源指引”维度递增。笔者使用CAF框架(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下的通用指标和特定指标,量化受试两次口译任务的二语
2021年7月7日至10月7日,笔者在人民网海外传播部实习。实习期间,笔者完成了由人民网针对所谓“新疆问题”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新疆:我们的故事》的字幕翻译工作。该纪录片记录了新疆人民的真实生活,展现了新疆蓬勃发展的真实面貌。在笔者翻译完成后,英文版字幕还经过了中文审校和外国专家两轮的修改,才最终定稿。本实践报告运用李长栓(2020)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CEA)框架,分析典型译例,通过对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