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被认为是面孔识别的专家,但事实上,人类只是识别熟悉面孔的专家。我们能够在光线、姿势、表情等变化很大的情境下识别出我们的家人与同事,然而,我们识别陌生面孔的能力远不如识别熟悉面孔。当要求人们根据陌生人的面孔信息判断其身份时,大多数人判断的准确性都不高。人们对熟悉面孔和陌生面孔的知觉存在很大差异,理解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面孔识别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利用面孔融合技术,使用著名面孔作为熟悉面孔的刺激材料,用知觉场假说中的知觉场大小作为面孔整体加工水平的指标,旨在研究个体经验的增加是否提高面孔的整体加工水平,以及倒置对著名面孔和陌生面孔的整体加工影响的差异,并且探索个体在知觉著名面孔和陌生面孔时眼动模式的差异。实验1采用延迟匹配范式,首先呈现由两张面孔融合而成的目标面孔,然后要求被试在两张原始面孔中选择出与目标面孔最匹配的:一张与目标面孔的注视区域(比如,一只眼睛)一致,另一张面孔与目标面孔的非注视区域一致。结果发现,在被试选择非注视区域的比例(即根据整体进行判断的比例)上,著名面孔显著高于陌生面孔;被试对著名面孔的熟悉程度与其根据整体判断的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著名面孔的知觉场比陌生面孔的知觉场大,而且随着被试对著名面孔熟悉程度的提高,整体加工的水平也会提高。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又考察了面孔朝向对著名面孔和陌生面孔知觉场的影响。结果发现,仅在面孔正立呈现时,著名面孔的知觉场比陌生面孔的知觉场大;面孔倒置呈现时,二者差异不显著。面孔正立呈现时,被试对著名面孔的熟悉程度与其根据整体判断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重复了实验1的结果;面孔倒置呈现时,二者相关不显著。以上结果证明,个体经验的增加会提高面孔的整体加工水平,倒置操作对著名面孔知觉场的减小幅度比陌生面孔更强。实验3采用眼动技术,探索了个体在知觉著名面孔和陌生面孔时眼动模式的差异。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增加了眼动控制,行为结果重复了实验2的结果,在眼动部分主要发现:(1)在面孔重复部分,注视点个数和总注视时长上都存在倒置效应,而在面孔非重复部分,注视点个数和总注视时长上都不存在倒置效应;(2)在面孔重复部分,著名面孔在注视点个数上的倒置效应比陌生面孔在注视点个数上的倒置效应更强;(3)对于著名面孔,被试观察面孔外周区域时的单个注视点时长显著高于观察面孔中心区域时的单个注视点时长。眼动的结果显示,个体对著名面孔的长期经验和对面孔重复部分的短期经验共同对知觉面孔时的眼动模式产生影响。综上,我们认为:(1)经验是通过改变面孔整体加工影响面孔知觉的;(2)倒置对拥有更多经验的面孔的整体加工的破坏程度更高;(3)个体在知觉面孔时的眼动模式会受经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