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并其死亡率位列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依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的数据,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54.75/10万人,死亡率为46.07/10万人,在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高居首位,而肺腺癌已经发展成肺癌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大部分患者初诊时为晚期,治疗困难,同时有着相对较低的5年生存率。而伴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这给了晚期肺腺癌患者新的希望,不过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并其死亡率位列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依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的数据,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54.75/10万人,死亡率为46.07/10万人,在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高居首位,而肺腺癌已经发展成肺癌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大部分患者初诊时为晚期,治疗困难,同时有着相对较低的5年生存率。而伴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这给了晚期肺腺癌患者新的希望,不过受益的患者并不多,同时必然会出现耐药问题。有必要对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很多报告提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丙酮酸激酶M2(PKM2)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过G6PD、PKM2对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肺腺癌组织表达G6PD、PKM2的情况进行检测,探究其如何关联着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分析两者在肺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初步探索并探讨G6PD、PKM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进一步研究G6PD、PKM2在肺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方法此次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9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G6PD蛋白和PKM2蛋白的表达情况。49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2年9月-2017年7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分析G6PD、PKM2两者在其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并结合49例患者发病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G6PD蛋白与PKM2蛋白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G6PD与PKM2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G6PD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在49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患者G6PD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864,P=0.027)。2、PKM2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征之间的关系:在49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KM2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128,P=0.042)。3、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6PD表达正相关于PKM2表达,相关性显著(R=0.534,P<0.0001)。结论1、G6PD、PKM2蛋白分子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这提示G6PD与PKM2可能成为肺腺癌患者预后与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2、G6PD、PKM2蛋白分子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无关。3、G6PD与PKM2的表达呈线性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药物二甲双胍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大鼠内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CTEPH组、二甲双胍低剂量组(50mg/kg/d)、二甲双胍高剂量组(100 mg/kg/d)。实验组大鼠麻醉后分离左颈总静脉,每只大鼠经左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柱及含抗纤维溶解剂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制备CTEPH模型,二甲双胍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高剂量组每
目的: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是我院自行研究的一种治疗跟痛症的方法,本次研究目的是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不同跟痛症分型、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更好地为跟痛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现已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并以此方法对12例跟痛症患者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2018年02月至2019年02月在我院骨科门诊就诊的12例跟痛症患者,其中右足8例,左足4例;男
背景和目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类CD30阳性的非霍奇金T细胞淋巴瘤,该类肿瘤在临床表现、分子遗传学特征和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异质性。Zeste增强子同系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调节蛋白,可通过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功能催化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发生三甲基化(H3K27
目的构建Markov模型并结合最新的III期临床试验(IMpassion130)数据,评价在美国和中国,阿特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tezolizumab plus Nab-paclitaxel,An P)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一线治疗的经济性。方法1.建立无进展生存、疾病进展和死亡的三状态Markov模型分别模拟晚
研究背景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对公共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一旦心肌受到梗塞的损害,由于心肌缺乏再生能力,并被成纤维细胞取代,导致疤痕形成,心室重构及功能障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心力衰竭。因此,如何减少梗死区域坏死的心肌细胞,从根本上挽救坏死的心肌组织并改善心功能,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所面临的挑战。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
目的: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anatomic hepatectomy,LAH)和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nonanatomic hepatectomy,LNAH)。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方式的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ncer,HCC)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恒牙列的建立从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开始到第二恒磨牙的牙根发育完成结束,这一过程横跨6-12岁的学龄期及此后至20岁的青春期。由于牙列生长发育与年龄呈现相关性,在牙列建立的过程中,在该时段可见年轻恒牙和形态及结构上发育成熟的恒牙共存牙列中,又因相应的解剖结构,在致龋菌、糖类等直接致龋因素或联合诸如外伤、碳酸饮料等相关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导致牙髓的病变进而出现根尖周病变甚至最终可使患牙缺失。故及时保护、治疗
目的:探索经β-NGF诱导后的PC12细胞机械损伤后内质网应激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脊髓损伤一般会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而且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自噬的发现以及对于自噬在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深入,包括在体内体外进行相关机制研究发现脊髓损伤早期,增强自噬有利于脊髓细胞存活,减少凋亡。在对自噬研究,由巨自噬深入到细胞内细胞器的参与的自噬,内质网是细胞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FRα在CRC组织中表达水平、FR+CTC在CRC患者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以及FR+CTC在晚期CRC患者药物治疗疗效评价中作用,为CRC早期防治以及晚期CRC临床诊治监控提供新的生物学分子标志物及实验依据,拟进一步改善CRC预后。研究方法:采用IHC方法检测30对CRC与相应癌旁组织中FRα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FRα,来定量检测的CTC
【背景】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系脑血管畸形疾病之一。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CCM患者约占20%-52%[1,2],症状性头痛有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迄今相关研究甚少。目前临床上对这类患者的处理方式不一,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结局如何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了解其药物疗效、手术疗效及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