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价值背景下个体道德理性的塑造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大量涌入,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到处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价值多元化已成为现实。多元文化的进入、多元价值的并存,体现了一个社会宽容、民主、开放的良性发展状态,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的碰撞与冲突也为个体的生活带来了困惑与迷茫。多元价值社会中的个体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在道德失范、价值失范情况下对多种文化、价值观念做何种选择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的选择。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个体道德理性的发扬,使个体能够用批判、质疑的勇气及查问、反思的目光去评判、审视一切道德价值观念,形成内在的自制和自治,从而实现对自身生活的伦理关照。无疑这种以探究、批判精神为核心的道德理性将有可能使个体走出目前多元价值背景下无所适从的困境,这对于提高多元价值社会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第一部分提出了问题,多元价值背景下何以需要道德理性。首先,论文叙述了我国多元价值社会的现实背景,并着眼于道德领域人们所面对的道德选择的困惑与迷茫,提出了个体要道德的生活所需要的一种自觉向善的内在精神品质。之后,对道德理性的一般意蕴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最后,论文从道德理性之于人生活的重要性方面论述了多元价值背景下个体为何需要道德理性。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道德理性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个体生活的重要作用。本文所述道德理性是对人类生活价值进行关照的价值理性,是个体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本身是一个具有无限超越性的发展过程。论文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多元价值背景下个体道德理性的核心涵义。论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历史和现实背景,指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集体意识,因而造就了个体习惯顺从与适应的思维方式。随着多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并存与冲突的加剧,个体缺乏独立自主意识的问题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多元价值社会现实要求个体用一种批判、探究的精神去审视自我及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区分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其次,分别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为确立探究作为道德理性的核心涵义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探究是人类道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个体道德理性发展的需要。之后,论文从探究的具体含义、探究的内容、探究的途径三个方面确立探究作为道德理性的核心涵义。最后,论文概述了具备探究精神的个体所应具有的自主性、超越性、反思性基本特征。论文第三部分提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塑造以探究精神为核心的道德理性。在讨论了道德理性是否可教的基础上,从培养个体道德理性视角对我国道德教育进行了检视,指出了学校道德教育在培养个体探究精神、塑造个体道德理性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首先,道德教育功利性目的消解了个体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其次,道德教育强制性灌输剥夺了个体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再次,道德教育中的教师自身定位的不准确性阻碍了个体自主探究的道德理性精神的成长。针对学校道德教育该如何培养个体的探究精神这个问题,分别从树立道德教育新观念、革新道德教育内容、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以及革新道德教育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将有关学者的素养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思想——"价值无涉"视为一种话语,试图通过考察其话语生成的历史语境,来分析有关价值无涉学术困境的实质,并期望借此对同为行业
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学术研究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在诸多的失业问题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便是失业人员究竟处境如何,他们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这是失业研究中所
从教育史上看,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都与教材的编写、教材的形式、教材的内容与选择“携手共进”。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教材,探讨其历史演变进程中的规律与特点,探索其未
自立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华,是中国人格心理学亟待研究的课题。自立人格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本研究力求
学位
近年来,静安区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保持党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为契机,围绕“覆盖、凝聚力、组织化”的工作目标,坚持一手抓“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两新”领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促进着休闲和休闲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一个休闲的时代。休闲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创新课程理念,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迫
民族地区儿童的生活世界具有鲜明的本族文化特征。民族地区儿童的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使用汉语在生活世界中自我证明、自我完善的能力,即使用汉语生活的能力。随着民族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东部发达地区即将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之际,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还在苦苦挣扎。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有的网络课程开发方式,分为独立建设和通过开发工具制作两种类型。独立建设的网络课程因教师难于亲自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