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痉挛是一种感觉运动系统的紊乱,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后遗症,其特征是肌张力的速度依赖性增加和牵张反射亢进。它有许多负面影响,为患者带来身心伤害、经济负担的同时,还要在卫生服务机构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费用。·痉挛机制痉挛的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是由于脊髓或脊髓上水平感觉运动控制功能的损伤所致。在脊髓层面,有人提出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通路功能下降的观点。而在脊髓上机制中,内侧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兴奋功能受损或背侧网状脊髓束的抑制功能受损可导致各种形式的痉挛。也有人认为,痉挛的发生不仅是中风运动恢复期的一部分,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可塑性异常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将其与改善运动恢复能力并行考虑。·痉挛的评估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多样性,痉挛的评估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全面的方法来衡量痉挛的各个方面。在评估痉挛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或其对功能活动的影响,现有的方法各不相同。非仪器评估法成本低,易于临床应用,在世界各地应用较多,如Ashworth量表、Tardieu量表及其修订版、痉挛频率量表、Barthel指数等。仪器评估方法,如生物力学和电生理测量,其结果更可靠,但价格昂贵且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因此并未广泛应用于研究中。·痉挛的治疗为了治疗痉挛,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而各种治疗方法对痉挛的疗效神威。巴氯芬、替扎尼定、地西泮和加巴喷丁等口服药物是抑制痉挛的中枢作用药物,丹曲林和大麻二酚化合物则是起到外周作用的药物。其他药物疗法有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使神经末梢失活(少量苯酚注射)或鞘内注射巴氯芬,后者使用说明更规范、副作用更少。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矫形和铸型、神经机器人、热疗、重复经皮神经电刺激(rTENS)、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体外冲击波(ESWT)、全身和局部肌肉振动、无创神经调节(NINM)、超声治疗和针灸。病情严重以及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最终多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有其自身的好处和并发症。·针刺治疗痉挛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多项研究证实了针灸缓解痉挛的作用。虽然目前还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非药物疗法对痉挛的疗效,电针结合常规护理是两种对痉挛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中等程度的证据表明其有效性。针灸抗痉挛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人提出它在打破疼痛-痉挛-疼痛循环、降低α和γ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以及调节神经化学物质及其受体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根据中医学观点,痉挛是由于风痰、痰湿、气滞、血瘀等复杂因素而导致的经络瘀阻。主要治疗原则是化痰湿通经络,益气活血、祛风化瘀。由于针刺是一种根据患者辨证论治的个体化干预方式,因此有必要开展研究以适应针刺的复杂性,并能够评估其对痉挛和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在中国不同临床环境下针刺治疗痉挛患者的疗效,以全面了解针刺治疗痉挛的方法、选穴规律及针刺手法。方法:地点和患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广济中医院确诊为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并伴有痉挛后遗症的15例患者。观察时间为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16日。干预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和穴位选择,记录每位患者针刺治疗方法。结果测量:患者评估基于痉挛频率量表(每天痉挛发作的次数)的主观测试和对痉挛改善的自我评估。结果:在15名患者中,有14名患者的伴随症状和日常活动等一般情况有所改善,同时12名患者的痉挛频率量表评分有所下降。由于病例在干预的持续时间和开始时间上的差异(异质)性,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我们在此只描述针灸方法、穴位选择和针刺操作手法。穴位的选择基于不同的针灸理论,主要从治标与治本的角度选择。治本最常用的穴位是阳陵泉、合谷、足三里、风池、百会、神庭、关元、气海、中脘、太冲、丰隆、悬钟、肝俞、脾俞、肾俞等。对于上下肢痉挛状态,较常用的局部治标穴位有: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尺泽、八邪、阴陵泉、三阴交、解溪、伏兔、申脉、承筋、承山等。针刺方法主要包括常规体针和头皮针。针刺手法及刺法主要有常规针刺补泻手法、恢刺法、透刺法、火针法和肌筋膜针法。结论: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显示,针刺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痉挛,具有安全、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针刺疗法将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痉挛治疗方法。寻求更有效的针刺方法,尤其是穴位配方和有效抗痉挛刺法,以及它们的最佳组合以产生协同效应,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