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小蛋白(SHBs)通过增强内质网压力促进肝癌转移及血管生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tocellularcacinoma,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及其编码的多种病毒蛋白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HCC的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是含量最高的病毒蛋白,其包含三种形式,即大蛋白(Large HBs Ag,LHBs)、中蛋白(Medium HBs Ag,MHBs)及小蛋白(Small HBs Ag,SHBs),其中以SHBs最为丰富。SHBs大量合成并在内质网加工和成熟会引起内质网压力(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并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临床研究表明,血清SHBs>1000 IU/ml患HCC风险提高3.86倍,小鼠实验显示以特异性抗体清除SHBs可以大大降低小鼠患HCC的机率,提示SHBs与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旨在研究SHBs通过ER stress对肝癌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旨在探讨SHBs对肝癌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首先以重组慢病毒感染并构建稳定表达SHBs-Flag融合蛋白的肝癌细胞株Huh7-SHBs及Hep G2-SHBs(对照细胞Huh7-Flag及Hep G2-Flag)。随后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有或无基质胶)实验发现SHBs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以裸鼠肝脏原位种植瘤实验发现SHBs促进肝癌细胞的肝内及肺部转移并且缩短裸鼠生存期。此外,以血管内皮细胞成环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表达SHBs的肝癌细胞培养液上清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成环及迁移能力;通过裸鼠皮下荷瘤实验及免疫组化实验发现SHBs促进肿瘤的生长及增加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进一步通过收集112例肝癌组织,统计并分析临床资料以及病理结果,发现在这些病例中HBs Ag与肝硬化、AFP、肿瘤数目、肿瘤包膜完整性以及TNM分期相关,并且HBs Ag阳性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短,HBs Ag是肝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免疫组化检测发现HBs Ag与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SHBs促进肝癌转移及血管生成。本研究第二部分旨在探讨SHBs促进肝癌转移机制。本部分第一章研究SHBs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或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荷瘤以及肝癌组织EMT标志蛋白的变化,发现SHBs下调肝癌细胞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并上调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Vimentin蛋白及m RNA的表达;SHBs下调荷瘤和肝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并上调N-cadherin蛋白。以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Luciferase assay检测调控EMT相关的转录因子,发现SHBs增强Snail、Slug、Twist1、ZEB1蛋白、m RNA水平及启动子活性。以上结果表明SHBs促进EMT的发生。本部分第二章研究SHBs调控EMT的机制。以调控EMT通路的各种抑制剂处理SHBs肝癌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EMT主要标志蛋白E-cadherin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发现STAT3的抑制剂S3I-201处理细胞后逆转SHBs对E-cadherin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提示SHBs可能通过STAT3促进EMT和肝癌细胞转移。因此,进一步以针对STAT3的两条si RNA及抑制剂处理SHBs肝癌细胞,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发现si RNA及抑制剂都可逆转SHBs对EMT相关蛋白在蛋白和m RNA水平的影响,并且抑制SHBs促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此外,构建STAT3敲减的SHBs肝癌细胞株进行裸鼠肝脏原位移植,发现STAT3敲减后移植瘤转移能力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表明SHBs通过STAT3途径促进肝癌细胞EMT及肝癌转移。本部分第三章研究SHBs通过JAK2促进STAT3(Tyr705)磷酸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SHBs促进STAT3 Tyr705位点磷酸化,但对Ser727位点无影响。进一步通过细胞质、核分离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除了在细胞质之外,SHBs也使细胞核STAT3(Tyr705)磷酸化水平增高。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荷瘤及肝癌组织,发现SHBs促进STAT3(Tyr705)磷酸化。以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SHBs促进JAK2 Tyr1007/1008位点的磷酸化,并通过免疫沉淀(Immunocoprecipitation,IP)实验发现SHBs与STAT3,JAK2无相互作用。进一步以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JAK2/STAT3的激活与负调控蛋白SOCSs,SHP1/2家族蛋白无关。将JAK2的抑制剂AG490处理细胞,以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发现AG490可抑制SHBs对STAT3、EMT相关蛋白在蛋白和m RNA水平的作用,并且抑制SHBs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以上结果表明SHBs通过促进JAK2的磷酸化增强STAT3的磷酸化,最终促进肝癌细胞EMT和迁移侵袭。本部分第四章研究SHBs促进JAK2/STAT3通路的机制。通过细胞因子芯片检测发现SHBs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9,FGF19)的表达,随后以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ELISA进行进一步验证,表明SHBs增强FGF19 m RNA和蛋白水平,但对其受体FGFR4无影响。以针对FGF19和FGFR4的两条si RNA处理SHBs肝癌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发现si RNA敲减FGF19或FGFR4后,可抑制SHBs促进JAK2、STAT3的磷酸化及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的能力。结果表明SHBs通过增强FGF19的表达促进肝癌转移。然后用ER stress的减轻剂4-PBA、TUDCA及SHBs S204R突变体(促进ER stress的作用较野生型SHBs高)处理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4-PBA和TUDCA可抑制SHBs对FGF19增强表达作用,相反,SHBs S204R突变体进一步增强FGF19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SHBs通过ER stress促进FGF19的表达从而激活JAK2/STAT3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本研究第三部分旨在探讨SHBs促进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本部分第一章研究SHBs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发现SHBs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进一步实验发现HBV中SHBs起始密码突变后,减弱1.2倍体HBV增强VEGFA表达的作用。以针对VEGFA的两条si RNA处理SHBs肝癌细胞并以此细胞培养液上清处理HUVECs细胞,发现HUVECs细胞成环及迁移能力减弱。以上结果表明SHBs通过增强VEGFA的表达促进肝癌血管生成。本部分第二章研究SHBs增强VEGFA表达的机制。通过Western blot、血管成环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发现ER stress抑制剂4-PBA和TUDCA可抑制SHBs对VEGFA表达的增强作用,并且SHBs G154R突变体进一步增强VEGFA的表达。表明SHBs通过ER stress增强VEGFA的表达。为了更深入探讨SHBs作用于ER stress下游通路的研究,将针对ER stress下游三条通路IRE1、PERK和ATF6的si RNA处理SHBs肝癌细胞,以Western blot、血管成环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发现三条通路的si RNA都可抑制SHBs增强VEGFA的作用及血管成环和迁移能力。以上结果表明SHBs通过ER stress下游三条通路IRE1-XBP1、PERK-ATF4和ATF6增强VEGFA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并研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yein,CETP)、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B1(solute carrier orga
背景: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其抗肿瘤活性显著,但由于其溶解度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是开发利用姜黄素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是以姜黄素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二是制备合适的剂型。通过前期实验,对一系列的姜黄素衍生物进行药代和药效的评价,从而筛选出活性较强,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最终我们选取姜黄素衍生物C210进行纳米
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开发护理学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护理学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实现护理案例库资源的校际间共享创造条件。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头脑风暴、校企合作等方法,以案例库为载体,以“教学、学习、评价、反思”四大策略为开发理念,应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开发护理学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2.通过文献研究初步制定案例库
目的根据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IMA)的处理方式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7月期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高位结扎组(不保留LCA组)117例,低位结扎组(保留LCA组)109例,收集两组病例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否游离脾曲、是否行预防性回肠
目的:建立以父母为供体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新的治疗模式,分析新移植模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间于我院完成的以父母为供体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16例,采用CTX+Bu+Flu+ATG组成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移植物为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和骨髓造血干细胞,GVHD防治方案为Cs A+MMF+短程MTX和MSC,对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较好的小乳伴轻中乳乳房下垂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乳伴轻中乳乳房下垂患者53例,均为乳房容量小、乳头至锁骨中线第4肋间水平距离在4.0~9.0cm范围胸的健康女性,乳房假体材料均为毛乳解剖型硅胶假体。其中行“双环法结乳胸大肌筋膜下平乳(Subfascial plane,SF)假体植入+乳体悬吊术”共32例,为SF组;行“双环法结乳
目的 观察腹股沟下切口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活动精子总数、精子形态学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其预测因素。方法 对在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间,因精索静脉曲张就诊我科并实施腹股沟下切口显微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的1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前的精索静脉曲张情况及其术前、术后精子质量及精子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显微结扎手术对患者精子形态的改善情况,并对比单、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在显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及共刺激分子B7同源性3(b7-homology 3,B7-H3)在Ⅱ、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后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06至2015.02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根治性术的231例Ⅱ、Ⅲ期CRC患者,其中术后远处转移的55例(A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术后辅助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临床价值及预后相关因素,并筛选潜在获益人群,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原发性肝癌大数据库(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集20
目的:研究TCF21调控KISS1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转移的机制。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TCF21和KISS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 RNA表达水平。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中TCF21 m RNA表达水平,选取TCF21表达量最低的细胞株转染过表达慢病毒构建过表达细胞株,取TCF21表达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