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担保是保障债权顺利实现的重要方式,在众多担保方式之中,债权人更倾向于选择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混合共同担保来保障自己的债权。在混合共同担保中一直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问题是,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是否可以向其他担保人请求分担。《民法典》第392条并没有就此问题向大家解惑,而是继续坚持《物权法》第176条的条文描述。而在《物权法》第176条真正的含义并没有弄明白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是保障债权顺利实现的重要方式,在众多担保方式之中,债权人更倾向于选择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混合共同担保来保障自己的债权。在混合共同担保中一直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问题是,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是否可以向其他担保人请求分担。《民法典》第392条并没有就此问题向大家解惑,而是继续坚持《物权法》第176条的条文描述。而在《物权法》第176条真正的含义并没有弄明白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13条对担保人之间是否享有追偿权的问题上以担保人是否在同一份合同上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进行区分,部分肯定、部分否定的方案受到学界的一致声讨。最高人民法院在追偿权上的观点摇摆不定,学界对此多有批判。理论界实务界目前存在肯定说、否定说与折衷说。各学说也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得出自己的结论。事实上,追偿权的存否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价值冲突难题。《民法典》第392条的立法真实含义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在追偿权是否存在的问题上是存疑的,允许担保人之间进行追偿是否违反意思自治,是否符合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有争议的,倘若允许担保人之间进行追偿,亟需找到请求权基础。本文认为,目前的法律条文中尚无法得出追偿权是否存在的结论,从价值判断和共同担保制度存在的真实原因入手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通过对混合共同担保制度立法发展史的研究,并以民法典前后的立法作为对比,找到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通过对司法实务中审理追偿权案件的论据进行类型化总结,找到在法官心中普遍的价值观以及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肯定追偿权的判决数量远大于否定追偿权的判决。并且以民法典前后的案例作为对比,发现即便在民法典生效的情况下,依然有法官秉承内心的价值观支持追偿权的合理存在。这进一步说明了追偿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通过梳理学界肯定说、否定说与折衷说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允许担保人进行追偿不仅不违背立法者的本意,也不违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并且更是符合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虽然,否定说声称否定追偿权更能在效率上更胜一筹,但是其显然忽略了法律真正的价值应该是以公平为前提的。在价值层面,肯定追偿权是更有说服力的。事实上,无意思联络并非否定追偿权存在的理由。在共同实施的行为中,即便当事人没有约定,也应当为行为承担后果。在最新的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中,先签字的担保人同样可能与后签字的担保人没有存在意思联络,但是他们依然要承担连带债务。这恰恰证明担保人之间没有意思联络并不能为担保人免去担保责任提供正当性。否定说无法否认担保人之间构成担保共同体,也无法否认担保人之间构成客观相互担保的事实。通过研究“同一层次理论”得出承担责任并不需要担保人之间达成意思联络的结论。这与《民法典》第1171条,分别侵权承担连带责任是一致的。从本质上来看,担保人共同承担担保风险,是混合共同担保的内在要求。从比较法视角上看,在认可担保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国家或地区都肯定了追偿权,这对我国立法是有可借鉴意义的。在《民法典》已经成为现行法的大背景下,再以立法论讨论担保人之间应当规定为连带债务显得不解风情。在现行法背景下,通过分析连带债务设立的目的,透过其法理,发现担保人与连带债务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运用解释论,将担保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为连带债务,担保人之间依靠连带债务进行内部追偿,以此平衡担保人之间利益关系。诚然,肯定追偿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公平的担保责任分配方案,比例价值分割作为最能体现公平、最能保护各方担保人利益的分配方案当仁不让。由于担保物的价值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确定担保物价值的时间基点显得相当重要。通过示例对不同情况下各种方案分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到最能保护物上保证人的时间基点,同时创新性地以担保人善意还是恶意作为区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担保人利益,找到最能保护担保人权益的时间作为担保物价值确定的时间基点。同时对担保人身兼两职这一特殊情况下责任份额的承担进行探讨,得出最符合当事人设立担保初衷的承担责任的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阐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了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并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反思,以新时期学生综合情况为基础,针对问题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从而进行科学化辅导,帮助小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从心理教育的角度,为我国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
人格权作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基本权利,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互联网时代,网络人格权侵权行为频发,人格权的特性决定了其一旦遭受侵害,往往就难以得到有效恢复。因此,加强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刻不容缓。我国《民法典》新增的人格权禁令制度,将人格权维权的时间节点提前至损害发生之前,正是于立法层面进一步强调了人格权保护的重要性,其不仅贯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而且丰富健全了人格权的救济渠道,为人格权
新闻述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体裁,对新闻事实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之上还对新闻事实进行深一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既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也提升了受众的阅读兴趣。而《人民日报》作为我国主流党报,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等方面也极具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新闻述评呈现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话语态势。那么《人民日报》新闻述评是如何进行话语构建?“建设”话语的表现特征又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的提出,将《人民日报》
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时期,通常认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是过失犯罪。此时,该罪处于边缘性地位,关于其罪过的争论少之又少。随后《刑法修正案(八)》对该罪的基本罪状作出修改,扩容了环境要素,拓宽了污染物范围,降低了犯罪结果要求,同时该罪的罪名也改为污染环境罪。自此,有关污染环境罪的罪过争论拉开序幕。此后,为提高污染环境罪的利用率,织密刑事法网,司法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司法解释阐明如何具体适用该罪。污染环境案
土地经营权入股在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农民作为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在民主决策和市场经营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立法中对土地经营权属性界定模糊、现实中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缺失、受让方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合作经营过程中变相剥夺农民权利、地方政府为提高土地连片流转效率,存在弱化农民自主选择权强行推进农民入股现象。种种原因导致农民入股时本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村土地
对渎职行为的查处是刑法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渎职犯罪越发频繁,徇私型渎职罪也逐渐引起立法者的重视。由于公权力具有权威性和支配性,一旦公权力行使过程中带有“徇私”,往往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需要对徇私型渎职罪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对立法完善、司法适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徇私型渎职罪的概述,主要包括徇私型渎职罪的概念和范畴、立法现状及认定中存
《民法典》第997条是我国新增的一项制度,即人格权禁令制度。人格权禁令为人格权保护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救济方式,但目前关于人格权禁令的程序规则尚未明确。实务中,审判机关对人格权禁令案件多是参照行为保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序规定进行审查,这使得地方法院在审查要件、审查标准、救济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人格权禁令程序规则的缺失,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格权禁令的功能。本文以人格权禁令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具体人格权为
主题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其将新闻性与宣传性集于一身,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声量价值。我国新闻媒体有职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为党的声音传递和助推实际工作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主流媒体通过新闻宣传壮大主流声音,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必要一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地方晚报对于主题报道业务的创新性探索,对推动我国主流舆论宣传业务创新性发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近年来,经典诵读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希望通过诵读的形式,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浓厚的家国意识。朱熹在谈到读书时曾要求蒙童不可添字少字,要“字字响亮”。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经典诵读并赋予其更高的语言审美要求,因此,小学生应适当掌握经典诵读语言表达技巧。但据笔者了解,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笔者以洛阳市三所小学中四至六年级的师生为例,选用调查问卷等方法,试图找出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继而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