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疾病,好发于西南地区,其致病过程包括多种致病因素,胆道动力学异常在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Oddi括约肌的收缩及舒张可调节胆汁的流向及速度,控制胆汁及胰液流入十二指肠,起到单向阀门作用,在胆道动力学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临床观察发现,SO功能发生异常可引起胆道动力学异常,多种胆道疾病的发生与SO功能异常有关,本研究采用肝内胆管结石的动物模型,建立随机对照研究,动态观察结石形成过程,并对SO进行肌电测定,及进行胆道动力学研究,对各组家兔SO肌纤维行HE染色光镜检查和透射电镜检查,研究SO功能改变的病理基础。目的在于探索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与SO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减少术后复发提供合理建议和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长耳白兔禁食16~18h,采用大肠杆菌悬液感染合并胆总管不全梗阻法诱导家兔肝内胆管结石形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2周组、4周组、8周组。对照组家兔行十二指肠乳头插管但仅注射相应容量的生理盐水,不做胆管不全梗阻。术后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方法:1.肝功能监测:各组家兔分别于术前、术后3d、7d、2w、4w、8w经耳缘静脉取血,测量肝功:ALT、AST、TBIL、DBIL、GGT、ALP。2.胆汁性状观察:对照组于制模后8周,实验组分组于制模后2、4、8周留取胆汁,经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胆汁结石形态。3.SO肌电测定:对照组于制模后8周,实验组分组于制模后2、4、8周测定Oddi括约肌肌电,选取测量比较稳定的肌电图段分别计算频率、波幅。4.SO结构观察:对照组于制模后8周,实验组分组于制模后2、4、8周留取SO标本,行HE染色光镜观察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肝功能监测:实验组TBIL、DBIL、GGT、ALP术后2w内略有升高,而4w至8wd明显升高(P<0.05);AST、ALT术后7d升高明显,术后4w以后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BIL、DBIL、ALT、AST、GGT、ALP术后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2.成石情况:梗阻加感染建立模型8周组成石率(67%)明显高于4周组(5% ;P<0.05)、2周组(0% ;P<0.05)。3.SO肌电:2周组Oddi括约肌肌电峰值无显著性改变,频率减低;4周组Oddi括约肌肌电峰值、频率减低;8周组Oddi括约肌肌电峰值、频率进一步减低。4.病理检查提示4周后SO开始出现肌纤维增粗、脂肪变性;透射电镜结果提示: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溶解、空泡化,肌丝排列疏松。结论1.依梗阻加感染病因建立家兔肝内胆管结石模型,是在模拟人类疾患的基本致病条件下设计和完成的。可用来动态观察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规律和特点。2.在肝内胆管结石形成过程中,SO的运动能力呈逐步减低的规律,说明SO运动功能不良与结石形成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并可能在结石形成过程末期起关键的作用。3.微小结石形成后排石过程引起SO机械损伤伴炎症反应,微丝、致密体的减少、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胞质内包涵体形成,可能影响了细胞能量供应,是导致SO运动功能不良的病理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