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股骨近端注水膨胀髓内钉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股骨近端注水膨胀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用股骨近端注水膨胀髓内钉(Fixion PF)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并与同期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16例进行比较。PFNA组16例,包括男9例,女7例,年龄67-83岁,平均73.7±5.4岁;摔伤及轻度暴力导致骨折14例,交通伤2例;按照AO分型标准,A1型3例,A2型12例,A3型1例。Fixion PF组包括男8例,女5例,年龄65-89岁,平均77.6±7.2岁;摔伤及轻度暴力导致骨折11例,交通伤2例;按照AO分型标准,A1型3例,A2型9例,A3型1例。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最早单柺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1]评分(附录1)、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PFNA组16例随访24-45周,平均33周;Fixion PF组13例随访21-48周,平均32周。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未出现断钉、感染、股骨头切割或坏死。按照Harris评分标准,PFNA组的优良率为93.7%,平均愈合时间13.6±1.3周,最早单拐负重行走时间3.4±0.5周,2例于术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于术后因其他内科疾病死亡,1例患者出现偶发患侧髋关节僵硬,轻度疼痛,活动后疼痛减轻。Fixion PF组的优良率为92.3%,平均愈合时间13.1±1.5周,最早单拐负重行走时间3.2±0.7周,1例于术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2例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因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死亡。两组的Harris评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最早单柺负重行走时间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Fixion PF与PFNA相当,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较理想的固定器材。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时机,良好的复位,坚强的固定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每个因素都很重要,其中良好复位和切实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实验二:机械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的设计与研发目的:创新研发一种通过机械膨胀对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固定牢靠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分为推进型和提拉型。设计构造:该设计包括机械膨胀髋螺钉、髓内钉主钉、远端锁钉,其中机械膨胀髋螺钉包括空心髋螺钉、内芯钉、髋螺钉尾帽。工作原理:通过推进或提拉内芯钉推挤髋螺钉头端螺纹条向外撑开,撑顶周围骨质,显著增强髋螺钉-骨界面的固定力。创新点:通过使髋螺钉远端膨胀撑开,将周围骨质压实,增加与周围骨质接触面积,空心主钉头部设有外螺纹,使髋螺钉与周围松质骨摩擦力增大,增强股骨近端髋螺钉把持力,从而达到有效固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