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元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动作识别的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模式识别、现代信号处理等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了对表面肌电信号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表面肌电信号对于残疾人的肌肉康复工程、运动员的肌肉训练项目以及智能假肢、智能轮椅的控制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了解表面肌电信号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表面肌电信号的性质特征,主要研究上肢前臂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动作模式特征提取以及动作模式分类算法,进而实现人体上肢前臂展拳、握拳、手腕外翻、手腕内翻四种动作模式的判别分类。这为最终实现肌电轮椅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如下:  (1)构建了肌电信号采集实验平台,包括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硬件电路设计和基于虚拟仪器的软件平台。采用此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到可靠稳定的表面肌电信号数据。  (2)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性及小波包变换系数维数过高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获得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准确表征表面肌电信号,提出一种小波包主元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动作模式特征提取新方法。对采集到的肱桡肌和桡侧腕曲肌两路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小波包主元分析,从而获得运动模式特征矩阵;并与时域分析、小波包分析等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使用线性判别分类器进行对比实验可得,小波包主元分析法优于时域分析法和小波包分析法,能够更加有效的表征表面肌电信号。  (3)为了能够更加准确识别上肢动作,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对表面信号进行动作识别。通过与BP网络、RBF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分类器进行对比实验可得,线性判别分析法对运动模式特征矩阵的识别率更高。  实验表明,运用此算法能够成功识别人体上肢前臂握拳、展拳、手腕内翻、手腕外翻四种动作模式,并且达到99.5%的动作平均识别率。
其他文献
该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水平、动向和意义;第二章简单介绍了矢量控制的基本类型和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第三章介绍了2轴理论、阐明了异步
该文在阐述目前国内外机器人控制领域和机器实时仿真领域的研究现状后,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如先进复杂的控制算法难以实时实现、机器人实时仿真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不强
该论文来源于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DCS系统.该文重点论述该DCS系统中的回转窑系统煅烧工艺中的重量控制子系统.该子系统选用
该文着重讨论了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对气体压力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气体压力控制系统具有三阶数学模型,对于这样的对象,采用闭环试验法得到广义对象的简化模型,即一阶进滞数学模型
该文在综合分析指纹识别和分类算法的基础上,围绕指纹识别中纹路和细节点等特征的提取问题,分类的有效性和快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指纹纹路,基于Wals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新兴的大型分布式的信息系统,里面含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就是资源搜索引擎的功能.该文研究了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搜索引擎(DLRSE,D
该论文结合湖南省电力公司重点攻关项目——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介绍了有关电力系统谐波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系统研制过程中运用的关键技术.全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
该文依托了PLC、变频器、PLC与上位机的通讯,针对起重机械在运行中出现的多电机不协调工作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提出问题,并概述了整
该文在分散本机反馈的次最佳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的模态阵优化设计了多机电力系统分散鲁棒控制器.它属于一种时域的方法,但不同于求解Lyapunov方程的方法,它是一种在模态
该文的重点是:借鉴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中智能代理(IA:Intelligent Agents)协同工作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IA的现场总结控制的新思路.并详细介绍了该思想的学术构想和思路以及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