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超小分子有害物特异性抗体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食品中化学有害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为严重。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已成为控制污染食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食品中化学有害物的检测主要以基于色谱技术及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的仪器检测方法为主。仪器法检测虽然准确、可靠,但是需要昂贵的设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及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检测成本很高,无法满足大批量样品现场检测的需求。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便捷、灵敏高、特异性好、通量高、检测成本低等优势,十分符合我国农产品及食品生产经营分散、量大面广的特点。然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00 Da时,想要获得其特异性的高亲和力抗体难度逐渐增大;而当半抗原分子量<150 Da(在本论文中定义为“超小分子半抗原”)时,即使偶联到载体蛋白上也难以有效引起动物免疫应答,因而其高亲和力抗体几乎无法获得,至今对其进行直接免疫检测未能突破。然而与此同时,食品中存在着许多“超小分子化学有害物”,比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内源性有害物丙烯酰胺、氯丙醇、氨基甲酸乙酯、组胺等。这些超小分子化合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毒性、致癌性或致畸性,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突破“抗‘超小分子化合物’的高亲和力抗体制备困难”的技术瓶颈,建立其快速免疫分析方法并进行筛查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食品加工中产生的三种典型的超小分子化学污染物组胺、氨基甲酸乙酯与丙烯酰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设计半抗原及动物免疫制备其特异性抗体,分析半抗原与抗体之间的构效关系,并在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快速免疫分析方法,在实际样品中进行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提出一种可提升超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抗体制备效果的半抗原设计策略
  针对组胺等三种超小分子有害物设计了14种不同类型的半抗原,并进行半抗原与抗体构效关系分析,发现了一种可以显著提升超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抗体制备效果的半抗原设计策略,即在最大程度保留超小分子化合物特征结构的前提下,引入含单个苯环结构的手臂,提高半抗原诱导动物免疫系统针对半抗原部分产生的免疫应答的能力,进而提升抗体效价。同时,在包被半抗原设计时,应在最大程度保留超小分子化合物特征结构的前体下,引入尽量不含苯环结构的手臂以构建手臂异构的异源包被抗原,以消除抗体对手臂中苯环结构的识别,以此建立竞争免疫分析方法时,可以显著提高抗体对超小分子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基于此策略,本研究分别成功制备了特异性识别组胺、氨基甲酸乙酯和丙烯酰胺的多克隆抗体。基于这三个抗体分别建立相应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的IC50分别为0.55μg/mL、356.8μg/mL、476.3μg/mL。其中,组胺抗体的性能已能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2)建立了基于单克隆抗体和纳米酶相结合的组胺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基于杂交瘤筛选技术筛选到一株稳定产抗组胺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E9),并制备了组胺单克隆抗体(ZA-mAb)。并合成了稳定性比HRP更好、催化活性极高的类酶纳米材料Pt-Au双金属纳米颗粒。将其代替传统ELISA所用的HRP,建立基于Pt-Au纳米颗粒的dc-ELISA快速定量测定组胺的方法,分析时间仅需55 min。该方法用于鱼肉及红酒样品,检测限分别可以达到3.6 mg/kg与0.91 mg/L,回收率在80.0%~104.0%之间,变异性系数均低于20%,检测结果与LC-MS/MS的相关性好(R2=0.982)。
  (3)研制了组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开发了基于组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ZA-mAb)的组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优化了金标抗体的标记条件以及考察了金标抗体浓度、T线包被原浓度、层析时间对试纸条检测性能的影响。最优条件下,该试纸条对鱼肉样品中组胺检测限为11.1 mg/kg,满足鱼肉中组胺的限量要求(50~100 mg/kg),检测时间仅需7 min,非常适合对组胺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4)建立了基于快速衍生间接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尽管本研究制备获得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氨基甲酸乙酯(EC),但其灵敏度仍然满足不了检测要求。因此,利用EC可以和占吨氢醇室温下快速反应生成占吨聚氨基甲酸乙酯(XEC)的特点,设计了针对 XEC的两种半抗原,制备了特异性识别XEC多克隆抗体,通过对衍生条件的优化,XEC的衍生反应在室温下仅需5 min,最终建立了通过检测XEC而实现对EC快速检测的ELISA方法。将该方法适用于黄酒样品检测,检测限为0.166 mg/L,回收率在84.4%~100.9%,变异系数在8.2%~9.5%之间。
  (5)建立了基于硅量子增敏的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比率荧光免疫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EC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在获得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亲和力更高的抗XEC的单克隆抗体(XEC-mAb)。同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硅量子点,构建了基于硅量子点的可高灵敏检测HRP的比率荧光传感体系,并将其与传统ELISA平台结合,建立的比率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实现对EC进行高灵敏检测,用于检测检测红酒样品,检测限为2.6μg/L,平均回收率86.0%~102.7%,变异系数小于13.6%。该方法特别适合用于氨基甲酸乙酯限量严格的食品基质如红酒、酱油等的检测。
  (6)建立了基于衍生间接检测丙烯酰胺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在前期采用苯硫酚结构的衍生剂与丙烯酰胺衍生策略存在衍生反应时间长需要加热等问题的基础上,改进了丙烯酰胺衍生物制备的问题,利用丙烯酰胺可以与占吨氢醇室温下快速反应生成占吨聚丙烯酰胺(XAA)的特点,针对XAA设计了两种半抗原,制备了特异性识别占吨聚丙烯酰胺的多克隆抗体,并建立基于快速衍生策略,检测丙烯酰胺的ELISA方法,丙烯酰胺的衍生室温仅需30 min。该方法用于饮用水及薯片样品检测,检测限分别为7.9μg/L、7.9μg/kg,回收率在83.6%~99.2%之间,变异系数在10.1%~12.3%之间。
其他文献
如今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但受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限制,城镇污水厂的生化处理环节忽视了对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削减,对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存在很大威胁。随着中央与地方相继出台政策,对城镇污水厂出水提出了更高的排放要求,研究对于城镇污水厂出水进行进一步深度脱氮除磷,开发高效稳定经济的新工艺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长兴县某城镇污水厂的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硫磺-硫铁矿填充床的深度脱
全球水污染问题目前依然很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水污染问题。膜分离技术在解决水污染这个问题中应用比较广泛,纳滤膜分离技术在解决涉及无机盐的水污染问题具有占地面积小、污染少和效率高诸多优点。在界面聚合法过程中,单宁酸作为水相单体,均三苯甲酰氯作为有机相单体,在基膜表面生成聚酯选择层制备薄层复合纳滤膜,但是制备的薄层复合纳滤膜对无机盐截留率较低而且水通量和截留率之间存在着“Trade-o
学位
饮用水消毒作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消毒剂(如氯、氯胺)在杀死微生物的同时,还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有致癌、发育毒性的消毒副产物(DBPs)。家用处理方式是去除饮用水DBPs的最后一道措施,其中煮沸、过滤+煮沸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哪种消毒方式获得饮用水胚胎发育毒性较小,哪种家用处理方法对去除DBPs胚胎发育毒性最有效,均未见报道。本论文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以形态行为、氧
学位
膜技术,尤其是微滤(MF)/超滤(UF)工艺,因其对颗粒、胶体和微生物的有效去除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表水处理过程中。然而,膜污染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NOM)被认为是影响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尽管地表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但它们通常具有复杂的成分,这使得难以探索天然有机物的一般结垢机理。而海藻酸钠由于其性质和污染行为与天然有机物相似,并且在自然水体中具
印染废水由于水质成分复杂,不稳定,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很难直接进行生物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的预处理。本研究以嘉善县洪溪污水处理厂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原水布水不均、微生物流失严重等工艺瓶颈,以及为了工程应用的推广,作者提出基于多点布水的水解酸化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本研究目的以改变废水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为后
学位
本文则根据体外辐射剂量测量实验和数理建模与计算研究了131 I在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吸收、分布和转运,分析了131 I治疗甲亢的疗效以及辐射影响和防护。另外,还长期观察甲亢131 I治疗疗效的变化(五个主要激素水平指标变化),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作了分析。论文还建立了甲亢131 I治疗的甲状腺滤泡细胞数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对口服吸碘率测试剂量的患者,密集测量甲状腺、胃、肝脏、膀胱等器官体表处的γ射线剂
学位
四环素的长期大量滥用造成了水土污染,导致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四环素污染,残留的四环素将会随泡青菜一起进入发酵系统。本课题以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模拟四环素残留蔬菜,探究泡菜中风味物质、微生物菌落结构及抗性基因类型和丰度的变化,并深入研究几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探明四环素残留对泡菜风味物质的影响,防控四环素对泡菜蔬菜原料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在四环素大量残留的生态环境下,泡菜的发酵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学位
山葵不仅营养物质丰富,具有独特的辛香辣风味,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被美誉为“绿色黄金”,经济价值高。国内对山葵保健作用、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产品深加工研究不多,本试验深入研究其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测定方法,不同地域山葵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挥发性成分和山葵片剂的制备工艺,为其开发提供依据。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硫酸氰酯(ITCs)的含量,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为标准品绘制标
学位
果实成熟过程伴随着果实颜色、质地、气味和其他性状的变化,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参与果实成熟的调控。增加果实中植物营养素的含量和推迟果实成熟均为有益性状,然而延迟果实成熟常常伴随着果实营养价值的降低。番茄高色素突变体(hp1,DDB1功能缺失突变体)因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过量积累提高了果实的营养价值而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在本研究中发现,DDB1功能缺失也推迟了果实成熟的启动,并且阻碍了果实成熟的软化过程。
学位
选用锦龟头部、树鼩肝脏作为实验酶源,首先采用正交实验对锦龟、树鼩肝酶促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测定了其对17种农药的敏感性,为科学评估其是否可作为酶抑制法酶源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锦龟乙酰胆碱酯酶、树鼩肝酯酶酶促反应体系优化  (1)锦龟乙酰胆碱酯酶、树鼩肝酯酶酶活较高,可作为酶抑制法的实验酶源。锦龟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抑制剂敏感。树鼩肝酯酶对酯酶特异性抑制剂敏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