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后聪明效应是指人在回顾过去发生的事件时,往往觉得有规律可循,事件结果是顺理成章的一种心理效应。当人得知事件结果之后,往往会忽略结果信息的影响,出现高估自己能正确预测事件发生机率的倾向,也叫“know-it-all-along”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事后聪明效应而产生错误判断,或因先入为主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个体成长是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信息发生交流,从外界获得新信息的一种适应性学习,事后聪明效应恰恰反映了这种学习行为,研究事后聪明效应也可从另一角度研究人类学习。研究者目前主要是从认知重组、动机、记忆错觉方面对事后聪明效应进行探讨。自信是个体对自身诸方面的肯定程度,是对自己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确认知与评价的一种性格特征,它与个体的成败经验有密切联系。事后聪明效应是过度自信_的一种表现,个体在事后知道事件结果时表现的自信水平明显高于预测事件结果时的自信水平,因而,自信水平对事后聪明效应会有一定影响。自我关联程度是指事件与个体自身的关系程度,当个体卷入事件时,自我关联程度大,当个体处于事件之外时,自我关联程度小。本研究采用事后聪明效应研究范式——假设性实验设计,利用找不同图片来研究视觉的事后聪明效应现象。重点考察视觉的事后聪明效应存在的普遍性,与个体自信水平、自我关联程度的关系,有无答案的困难任务、简单任务与困难任务是否会引起事后聪明效应的差异,以及不同事后聪明效应能否造成同一认知任务的差异。研究共分四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筛选出高低自信水平的被试,采用难易适中的图片要求被试进行找不同任务,并选择任务难度,第一遍任务结束后,要求被试假设自己从未见过这些图片重新进行一次难度选择,两次难度选择的差异就是事后聪明效应值。比较实验组(给予答案反馈)和控制组(无答案反馈)的事后聪明效应。实验二采用实验一程序,但在第一遍任务结束后,要求实验组假设他人(控制组假设自己)从未见过这些图片重新进行一次难度选择。两次难度选择的差异为事后聪明效应值,并将与自我关联、与他人关联的两种条件下的事后聪明效应进行比较。实验三采用困难图片进行找不同的任务来研究事后聪明效应,在实验组(有答案反馈)和控制组(无答案反馈)完成两次难度选择后,给予30对找不同图片任务,进行难度选择。实验四采用简单图片和困难图片两种任务材料,与实验三程序相同。研究结果表明:1、事后聪明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具有稳定性。个体的自信水平对事后聪明效应有一定影响,低自信心水平的个体在有无答案反馈上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存在差异,低自信水平被试在有答案反馈组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显著大于无答案反馈组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高自信水平的个体在有无答案反馈上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不存在差异。2、自我关联程度影响事后聪明效应的强度,事件与个体关联程度大时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显著大于与他人关联时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3、个体在从事困难任务的条件下,无论是否给予答案反馈都表现出了事后聪明效应,且有答案反馈组被试表现的事后聪明效应显著大于无答案反馈组被试表现的效应。有无答案困难任务下的事后聪明效应对同一认知任务没有显著影响。4、个体在简单任务和困难任务条件下都表现出显著的事后聪明效应,且在困难任务条件下的事后聪明效应显著大于简单任务条件下的效应。简单任务和困难任务下的事后聪明效应对同一认知任务存在显著影响:个体在“1处”找不同的条件下选择的任务难度不存在差异;在“3处”、“5处”找不同任务条件下,经历过简单任务的个体的选择难度普遍高于经历过困难任务的个体选择的任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