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用于更低体重、更小年龄患儿且免受X光照射等优点,在临床开展日益增多,但对于封堵器永久植入体内以及是否由此带来的并发症的担忧仍然存在,本文对我中心共187名患儿进行为期平均3.18±1.37年随访,并对结局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221名在我中心行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截止随访至2018年8月,平均随访时间3.18±1.37年,34名失访,187名完成随访,完成随访的187名患儿年龄4月~8岁(1.727±1.47岁),体重3.6~34.4kg(10.5±4.36kg),女性83例(44%),男性104例(56%),所有随访均在我中心心脏中心门诊或当地具备心脏外科专科医院门诊就诊,复查内容为经胸心脏彩超了解瓣膜返流、封堵器位置、残余漏情况,心电图了解心律、心率情况。结果187例完成随访患儿中,共181例(96.8%)封堵成功,6例(3.2%)封堵失败。181例封堵成功患儿中,围术期内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输血、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在随访期间无死亡、严重瓣膜返流、封堵器脱落、栓塞、溶血发生;6例封堵失败患儿中,术中立即中转开胸行传统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3例为大于2mm的残余漏,1例为术中导丝无法通过室间隔缺损,1例因封堵器释放后术中TEE提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1例封堵后主动脉瓣及冠状静脉窦变形;181例封堵成功的患儿中,4例在术后1个月因术后并发症行封堵器取出并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1例为1.5mm残余漏,家长强烈要求行修补术,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分别为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余177例封堵成功患儿中,8例新发传导异常,2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6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以上6例患儿中的2例在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其余4例患儿在随访期间未发现更严重的传导阻滞以及进一步治疗或起搏器植入。181例患儿术后第3日行经胸心脏彩超(TTE)提示左心房(LA)、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较术前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81例封堵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主动脉瓣返流,发生三尖瓣返流加重30例(16.6%),均于术后3个月内发现,2例为局限性返流,28例为轻度返流,未予以干预,随访期间无进一步加重。对于封堵成功原因、术后三尖瓣返流和心律失常的影响分析,性别、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类型及大小、有无合并主动脉瓣脱垂、手术时期等各组变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项安全、可选择的替代治疗方式,早中期随访结局提示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对于是否因早中期结局良好而扩大适应症、以及远期并发症种类及严重性问题,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