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多于50%的患者可发生肾功能不全。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控制ADPKD的发生与发展。尽管ADPKD的分子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已发现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高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重塑在ADPKD囊肿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HCRI)是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一类新的降脂药,现已证实,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不仅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炎、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等多种非降脂作用。体外研究显示,HCRI能抑制系膜细胞、小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肾脏细胞增殖。动物试验表明,HCRI能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洛伐他汀能治疗Han:SPRD大鼠的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论文中文摘要多囊肾,显著抑制囊肿的生长,降低血肌醉及尿素氮水平,延缓肾囊肿的发生。本研究以人ADPKD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为细胞模型,HCRJ一洛伐他汀为干预药物,在体外观察该药对上述两种细胞增殖、ECM分泌及Ql(I)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探讨HCRJ对ADPKD潜在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合理、有效地选择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HMG一COA还原酶抑制剂对ADPKD囊肿衬里 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观察HCRI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或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eraxlylgeranylpyr叩hosPhate,GGPP)加洛伐他汀处理培养的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24或48小时后,用MTT法检测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及GGPP对洛伐他汀抗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经1一50 p mo比洛伐他汀处理24小时或48小时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洛伐他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勿<0.05或<0.01)。GGPP能明显逆转洛伐他汀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O.01)。结论GGPP在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HCBJ可显著抑制这些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GPP产生而阻止增殖信号传导有关。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论文中文摘要 第二部分HMG一COA还原酶抑制剂对ADPKD囊肿衬里 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目的研究表明ECM增多是ADPKD病理特征之一。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是ADPKD囊肿基底膜和间质ECM的细胞来源,为此,我们观察了洛伐他汀对这两种细胞合成ECM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洛伐他汀对ADPKD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或GGPP加洛伐他汀处理培养的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48小时后,用放免法检测I型胶原、m型前胶原和W型胶原。结果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经1一50 p mo比洛伐他汀处理48小时后,除1 p mol几洛伐他汀对囊肿衬里上皮细胞I型胶原分泌无影响外,其余各组I型胶原和W型胶原分泌均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洛伐他汀浓度增加,I型胶原和W型胶原的分泌水平逐渐减少,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尸<0 .05或<0 .01)。GGPP能明显逆转洛伐他汀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I型和W型胶原分泌的抑制作用(尸<0.01)。但洛伐他汀对m型前胶原分泌无任何作用。结论洛伐他汀能通过阻断甲经戊酸途径,抑制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I型和W型胶原,但对111型前胶原分泌无任何作用,提示对不同ECM蛋白的合成,洛伐他汀所影响的信号途径可能完全不同。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论文中文摘要第三部分HMG一COA还原酶抑制剂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和成纤维细胞al(D胶原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第一节pCOLH质粒重组体的构建及活性测定目的对人COL 1 Ql基因上游5’侧翼区一2.skb一+42bp的片段进行启动调控活性分析,寻找调控人COL 1 Ql基因高启动活性片段,为研究HC班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含人COL 1 Ql基因一5.3kb~+42bP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六个具有相同3’端、长短分别为0.Ikb、0.27kb、0.skb、0.gkb、1.skb、2.skb的片段。将它们分别作为启动子,与不含启动子但含报告基因的载体pCAT3.Enhancer组成重组体pcoLHO.l、pcoLHO.27、PCOLHo·5、PCOLHO.9、PCOLHI.5、pCOLH2.5。这些重组体经酶切鉴定正确,分别相应于人COL 1 Ql基因上游一105一+42饰、一268一+42帅、一96~+42bp、一 829一+42饰、一1448一+42bP、一2483一+42饰序列。用Fugene转染法将各重组体瞬时转染至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用ELisA法测定细胞报告基因CAf表达量。以pCoLH2.5转染细胞后CAT表达量为1,计算出其余重组体转染细胞后的CAT相对表达量。结果转染pCOLHO.27、pCoLH2.5重组体的细胞具有高cAT表达量。各重组体CAT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