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Ⅳ期结直肠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后的生存情况,为临床上IV期结直肠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目前IV期结直肠癌伴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研究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诊疗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模式,以及对治疗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情况。结果:1067例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被纳入最终的研究,其中107例(10.0%)患者伴有腹膜转移。在这107例患者中,19例(17.8%)仅有腹膜转移,88例(82.2%)同时有其他部位转移:30例(28.1%)存在肝转移,7例(6.5%)存在肺转移,14例(13.1%)同时存在肝及肺转移,12例(11.2%)存在卵巢转移,25例(23.3%)存在其他部位转移(腹壁,软组织,淋巴结等)。其中56.1%伴有腹膜转移的患者是在手术中发现并于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的,32.7%的患者通过影像学确诊(CT或PET-CT),还有11.2%是通过其他途径(腹膜穿刺活检、腹水细胞学)诊断为腹膜转移。对IV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伴腹膜转移的患者与无腹膜转移的患者在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部位呈现不均衡。相关性分析提示腹膜转移的发生与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部位明显相关,黏液腺癌、右半肠癌更容易发生腹膜转移。生存分析结果显示,Ⅳ期结直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是68.2%和29.6%,中位总生存期为22.8月(95%CI 17.3-28.3),明显短于不伴有腹膜转移患者[27.5月(95%CI 25.1-29.8),P=0.035)。对89例同时性腹膜转移患者按照不同的一线化疗方案分组,生存分析提示,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组的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22.4个月(95%可信区间20.3-24.5),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中位OS为32.7个月(P=0.511)。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9.0个月(95%可信区间6.6-11.3),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组的中位PFS为9.0个月(95%可信区间0.0-21.8,P=0.219)。对伴腹膜转移的IV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OS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针对腹膜转移灶的根治性手术可以改善腹膜转移患者的总生存期。结论:IV期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较为常见,其确诊往往依靠术中或术后病理。腹膜转移的发生与组织学类型及原发肿瘤部位相关,黏液腺癌、右半肠癌更易发生腹膜转移。伴腹膜转移的IV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无腹膜转移者。伴腹膜转移的IV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接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或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方案疗效无明显差异。针对腹膜转移病灶行根治性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