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为主的酮病和脂肪肝是规模化牧场奶牛常见的一类高发的群发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该类疾病的高效防控产品的研发已成为领域研究热点。本试验旨在研发一种以杨梅素为功能性成分的保健颗粒,通过评价其对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效果,阐释杨梅素调控高脂肪酸介导的犊牛肝细胞脂质损伤机制,为疾病防控提供新产品和技术支持。本试验按比例将棕榈油、玉米油、杨梅素、植物甾醇、大豆异黄酮等材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为主的酮病和脂肪肝是规模化牧场奶牛常见的一类高发的群发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该类疾病的高效防控产品的研发已成为领域研究热点。本试验旨在研发一种以杨梅素为功能性成分的保健颗粒,通过评价其对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效果,阐释杨梅素调控高脂肪酸介导的犊牛肝细胞脂质损伤机制,为疾病防控提供新产品和技术支持。本试验按比例将棕榈油、玉米油、杨梅素、植物甾醇、大豆异黄酮等材料混合制备一种产后保健颗粒。于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随机选取围产期奶牛18头,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制备的保健颗粒(40 g/天/头),于分娩当天连续饲喂7 d,所有试验奶牛分别在产前21 d、14 d、7 d、产后0 d、3 d、7 d、14 d、21 d采集血液、尿液及产后乳汁,检测血液、尿液及乳汁中的相关代谢指标,以评价杨梅素混合颗粒对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效果。同时,为了探究杨梅素混合颗粒的功能性成分杨梅素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本实验在分离的犊牛原代肝细胞中添加1.2 m M脂肪酸(Fatty acids,FAs)构建原代犊牛肝细胞肝脂沉积模型,分别添加25、50、100μM的杨梅素配制液,通过检测肝细胞甘油三酯水平、脂滴含量及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检测脂质代谢、内质网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以探究杨梅素对高脂肪酸介导的犊牛肝细胞脂质损伤的调控机制。体内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3%,患脂肪肝的风险降低22%,经济损失分别降低80.6、120.9元/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产前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产后3 d、7 d、14 d、21 d试验组AST、AST/ALT、TBIL、GGT、LDH、GLO、NEFA和BHBA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G和GLU水平有显著的升高(P<0.05)。乳汁指标中,试验组的日产奶量在产后0~9 d低于对照组,但在产后10~21 d均有所升高;试验组奶牛产后21 d乳脂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1 d乳糖显著高于对照组。检测尿分成结果中,试验组KET、WBC和VC水平在产后显著降低;而尿液p H在产后14 d显著升高(P<0.05)。另外,试验组血液MDA在产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和GSH产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以上表明,本试验制备的产后保健颗粒能够显著缓解肝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泌乳性能,最终降低奶牛能量代谢病的发病率,减轻牧场的经济损失。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2 m M的FAs上调了肝细胞脂质合成基因FASN、ACC1、SREBF1和DGAT1的表达,并显著升高了TAG及脂滴含量(P<0.05);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PERK和炎症通路NF-κB、TNF-α的表达以及氧化应激指标MDA和H2O2显著升高(P<0.05)。添加产后保健颗粒主要成分(25、50、100μM)的杨梅素后,与添加1.2 m M FAs组相比,添加50或100μM的杨梅素均极显著降低了TAG和脂滴含量(P<0.01),同时降低了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F1、FASN的表达;下调了MDA和H2O2氧化应激指标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ERK、GRP78和炎症通路NF-κB、TNF-α的表达(P<0.05);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添加50μM或100μM的杨梅素与添加抗氧化剂NAC对高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损伤特征一致,这表明杨梅素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缓解了高浓度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氧化损伤和内质网应激途径,下调了炎症通路NF-κB的表达,进而减轻了肝细胞脂肪的生成和积累。综上所述,本试验制备的杨梅素混合颗粒能显著缓解肝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其功能性成分杨梅素通过抗氧化作用下调了内质网应激和炎症通路的表达,缓解了肝脏脂质的蓄积。为规模化牧场的产后保健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脂肪肝和相关代谢紊乱疾病具有潜在的保健功能作用。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以及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日益凸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成为当前亟需处理的紧要问题。实际上,我国专利保护领域一直都面临“侵权易、举证难、赔偿低”的司法困境,侵权行为人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不断侵害他方有效专利,从而严重影响到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遏制专利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继《民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 V)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能够引起严重的猪急性腹泻综合征(SADS)。临床突出表现为新生仔猪急性消化道症状,死亡率高达90%以上。该病毒与其它冠状病毒一样具有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S、M、E、N),其中M蛋白具备多重生物学意义,是重要的结构蛋白,然而目前关于SADS-Co V-M蛋白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的文章却鲜有报道。基于此,为明确SADS-C
菌核病是向日葵产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控是目前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已登记的杀菌剂存在长期单一使用等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产生了抗药性,利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进行复配是有效延缓核盘菌抗药性产生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复配,初步探索啶酰菌胺与咪鲜胺混配
我国规模化牧场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牧场使用自动监测设备逐年增多,在生产管理上为奶牛发情、同期配种、分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生产管理系统中持续监测数据并没有充分的为牧场生产实践所用,大部分数据仍需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服务于生产实践。本试验基于规模化牧场1自动监控系统下奶牛患有常见四类疾病(繁殖类疾病、消化类疾病、蹄病、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前20天的持续监测数据包括产奶量、活动量和反刍时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成虫寄生于犬、猫和人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中,引起华支睾吸虫病。目前,该病全世界约有3500多万人感染,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流行。中国大约有1300万人被感染,黑龙江、吉林、广东和广西等27个省市均有流行,因此,对于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刻不容缓。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粪检检出虫卵,但这种方法敏感性较低,容易造成漏检,不适
全沟硬蜱(Ixodes persalcatus)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北方林区的一种硬蜱,是黑龙江省的优势蜱种之一,可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但目前关于全沟硬蜱分子分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在黑龙江省林区开展全沟硬蜱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态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沟硬蜱携带梨形虫与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进行调查,为梨形虫病与莱姆病的防控提供可靠数据。本研究于2021年4~8月期间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引起奶牛发情周期延长,不易受胎等症状,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本试验通过建立一种中药复方,来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治疗作用。首先利用网络学,对中药复方的治疗机制进行初步预测;并通过发酵方式,来提高其治疗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进行验证;最终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该中药复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旨在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复方提供参考与科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gen)]具有喜聚集、善迁飞、食量大、食性广杂等特点,喜食玉米、水稻、燕麦草、莎草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富含大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具有食用、饲用、药用、观赏等多种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回收利用率低,经常被随意堆放、丢弃,也被视为废弃物,但其也是可被再利用资源之一。蝗虫食性偏好嗜食禾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早春低温、土壤保墒能力差是导致大豆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研究玉豆轮作模式下不同中耕措施对大豆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大豆生长、产量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大豆产量稳定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黑河43为试验材料,在2020年设置4种不同的中耕处理: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了应用好该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将“学”与“练”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竞赛意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课后延伸,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生动力。该文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深化体育学科教育改革,利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