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桑黄”是我国一类传统药用真菌的统称,该类群的分类近年来才得以明确属于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桑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主要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抗癌治疗。本试验对不同来源的23个“桑黄”类菌株进行了物种鉴定,对其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中3个种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桑树桑黄不同菌株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和外源添加植物激素对桑树桑黄菌株液体发酵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黄”是我国一类传统药用真菌的统称,该类群的分类近年来才得以明确属于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桑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主要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抗癌治疗。本试验对不同来源的23个“桑黄”类菌株进行了物种鉴定,对其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中3个种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桑树桑黄不同菌株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和外源添加植物激素对桑树桑黄菌株液体发酵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rDNA ITS和nrLSU序列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2个菌株属于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1个菌株属于黄层孔菌属Fulvifomes sp.。桑黄孔菌属的22个菌株中,有8个被鉴定为杨树桑黄(S.vaninii),10个被鉴定为桑树桑黄(S.sanghuang),2个被鉴定为栎树桑黄(S.quercicola),1个为暴马桑黄(S.baumii),1个为锦带花桑黄(S.weigelae)。这22个桑黄属菌株的培养及栽培结果显示,杨树桑黄菌丝长速最快,栽培试验中只有杨树桑黄长出子实体,且子实体中黄酮含量高于菌丝体。2.桑黄孔菌属内3个种代表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3种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均为玉米粉25 g/L,酵母浸粉5 g/L,蛋白胨5g/L,KH2PO4 2 g/L,MgSO4 1 g/L,仅葡萄糖添加量存在差异;杨树桑黄(S.vaninii)菌株SHO2、栎树桑黄(S.quercia)菌株SH19、桑树桑黄(S.sanghuang)菌株SH12的最优葡萄糖添加量分别为25 g/L、30 g/L、20 g/L,3个菌株在各自最适培养基中的胞内黄酮含量为11.58%、11.45%、13.08%,分别是对照的1.41、1.50、1.28 倍。3.桑树桑黄10个菌株发酵菌丝体中,菌株SH06黄酮和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外源添加试验表明萘乙酸(NAA)、细胞分裂素(6-BA)、3-吲哚乙酸(IAA)、水杨酸(SA)、脱落酸(ABA)这5种植物激素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均可提高胞内黄酮含量;NAA抑制菌丝生长,其余4种激素促进菌丝生长;6-BA可在发酵第9 d将菌丝体生物量及黄酮含量分别提高 1.38、1.76 倍。本研究为准确鉴定桑黄属真菌资源,科学筛选、评价和利用桑树桑黄优良菌株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根肿病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十字花科专性寄生病害,严重影响了我国与世界油菜产业的安全,选育根肿病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控油菜根肿病最有效的手段。实验室前期利用常规感病品种华双5号(Brassica napus,AACC,2n=38)为受体亲本,以含有抗病位点PbBa8.1的欧洲芜菁ECD04(Brassica rapa,AA,2n=20)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多次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
在油菜中基于种间杂交的外源种质渗透是开展种质资源创新和遗传改良研究的常用手段,而外源种质渗透使油菜的基因组变得更为复杂,对这样复杂的基因组开展高质量的组装,深入剖析外源种质渗透所带来的基因组变异和性状改变将为油菜的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奠定基础,为油菜基因组的重构与进化分析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本实验室通过种间杂交向甘蓝型油菜中导入了白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基因组成分,构建了一类新型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外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Ces.et De Not.]是危害苹果和梨的重要病原真菌,每年在世界范围内给苹果和梨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实验室前期在葡萄座腔菌XA-3菌株中鉴定出了 1种长度为450个碱基的单链环状RNA,命名为葡萄座腔菌环状 RNA1(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irucular RNA1,BdCR1),但BdCR1对
水稻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随时会受多种病原菌的侵染,多种水稻病害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产生巨大损失。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为了生存逐渐建立了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会诱发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激活PR基因表达。已有研究表明通过转基因提高水稻PR基因的表达,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因此检测水稻免疫系统的激活情况对提高水稻抗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用于检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因病害流行而造成减产,威胁着世界粮食安全。面对病原物的入侵,植物衍生出自己的免疫机制。在诸多的抗病反应中,所有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及调控最终都需要通过转录因子实现。因此解析水稻抗病相关转录因子,对研究水稻抗病机制十分重要。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
荧光素酶是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工具之一,常用于剖析植物病害信号转导途径。最近,从深海虾Oplophorus gracilirostris鉴定了—种新型荧光素酶(NanoLuciferase,NanoLuc)。由于其分子量小,具明亮的发光和出色的动态范围,NanoLuc逐渐成为动物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多功能工具,包括被设计用于研究启动子活性,蛋白质稳定性,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一种分布广泛、寄主种类繁多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真菌病毒是能在真菌中增殖复制的病毒,部分真菌病毒可造成寄主致病力衰退,是潜在的生防因子。在欧洲已有成功用CHV1防治板栗疫病的案例,核盘菌DNA病毒SsHADV-1也可用于菌核病的防控,因此从灰葡萄孢中寻找致病力衰退相关病毒可为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病毒资源。本研究共活化和鉴定了 170株来自以色列的灰葡
萤火虫是一类腹部具有特化发光器的发光昆虫(鞘翅目:萤科),其发光器发育的分子机制目前不清楚。而本研究中则以Hox基因Abd-B基因为切入口,研究我国独有的珍稀水栖萤火虫雷氏萤的发光器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切片研究雷氏萤成虫发光器的生理结构,通过蛹期Abd-B RNAi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可能受Abd-B基因调控的候选的基因,并利用RNAi进行功能验证,结果如下:一、雷氏萤Abd-BRNAi
海洋旅游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需要。“十三五”规划国家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进一步激发海洋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要求,满足新形势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构建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对海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重要的食药用菌之一。在我国香菇主要栽培区域,菌棒越夏期间易受高温危害,造成香菇菌棒“烧菌”现象,常给香菇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提高香菇产业经济效益,减少菌棒腐烂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香菇耐高温分子机制研究,选育耐高温香菇品种迫在眉睫。热激蛋白DnaJ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环境胁迫响应因子,在动物、植物、酵母的热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热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