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己唑醇在水稻植株、稻壳、糙米、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规律;同进研究了己唑醇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并通过急性毒性指标对其在稻田环境中施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为己唑醇在稻田中的合理使用及其污染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糙米、稻壳、水稻植株、田水和土壤中己唑醇的甲醇、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等溶剂的提取、柱层析净化和气相色谱(带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方法,本方法的仪器最小检出量为2.0×10-11g,田水中己唑醇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L,水稻植株、稻壳、糙米及土壤中己唑醇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2mg/kg。水稻植株、稻壳、糙米、土壤中己唑醇的添加浓度为0.02mg/kg、0.2mg/kg、2.0mg/kg;田水中己唑醇的添加浓度为0.005mg/kg、0.05mg/kg、1.Omg/kg时,本方法添加回收率为82.75%~103.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7%~5.86%,此方法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水稻植株、稻壳、糙米、田水和土壤中己唑醇的残留量的检测。2、2013年、2014年分别在长沙、南京、郑州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己唑醇在水稻植株、田水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在水稻植株、田水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己唑醇在水稻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分别为:4.12~7.33 d、2.41~7.17 d和11.77~23.18 d,属易降解农药。3、2013年、2014年分别在长沙、南京、郑州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用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75g a.i/ha和112.5g a.i/ha施用2次或3次,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当采收间隔期为15天和30天时,糙米中残留量低于或高于我国的MRL值0.1 mg/kg,45天时均低于MRL值0.1 mg/kg。为保证食用安全,建议使用剂量最高75 g a.i/ha,施药次数不超过2次,施药间隔期7天,安全间隔期45天。4、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h、48h、72h、96 h的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20 mg a.i/L、6.90 mga.i/L、6.90 mg a.i/L、6.90 mg a.i/L。按照化学农药对鱼类急性毒性的评价标准,5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