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工作的前5年作为职初阶段是基础教育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从基础教育职初教师教科研现状入手,以南京市六合区基础教育职初教师群体、教师教科研共同体、基础教育学校三个层次的实证研究为例,探索基础教育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和培养的路径,以期为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引导基础教育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师从事教科研,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包括:1)师范教育和学历教育;2)校本培训;3)基础教育学校与高校合作;4)各种“教科研共同体”的组织和运行。在我国,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氛围开始形成,但仍待继续推广。
2.对南京市六合区2012至2016年入职的548名基础教育学校职初教师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8份。研究发现,进一步提高职初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保障他们在教科研上的时间投入已成为当务之急。46%的职初教师平均每周阅读专业期刊文献或教育类文章的时间不足1小时。11%的职初教师认为目前影响其开展教科研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近40%的职初教师认为是科研时间无法保证。
3.通过对428份有效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45%的职初教师期待更多的教科研培训和指导,近20%的教师不善于确定教科研的研究主题。此外,学历教育对于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并未显现出应有的影响,因此师范生教育中,可以考虑加强基础教育教科研方面的系统教育。通过团队听评课和研讨活动明显促进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同学科、不同任教学段、不同兼职情况、不同工作量的职初教师群体在对待教科研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需不同的激励和培训策略。因此,针对不同的职初教师群体,开展系统的教科研培训十分必要。
4.对南京市六合区2014至2016年入职的277名基础教育学校职初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南京市六合区教师教科研共同体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对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帮助。参加共同体工作长1年,职初教师在14个教科研产出指标上对非共同体成员教师的优势显著扩大。特别是表现在市级及以上教科研产出指标上。因此,宜进一步发展教科研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和组织活动。
5.以南京市六合区A校为例研究发现,促进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所采取的学校管理措施中,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故事团队”、“教师讲坛”等均对职初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师从事教科研,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包括:1)师范教育和学历教育;2)校本培训;3)基础教育学校与高校合作;4)各种“教科研共同体”的组织和运行。在我国,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氛围开始形成,但仍待继续推广。
2.对南京市六合区2012至2016年入职的548名基础教育学校职初教师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8份。研究发现,进一步提高职初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保障他们在教科研上的时间投入已成为当务之急。46%的职初教师平均每周阅读专业期刊文献或教育类文章的时间不足1小时。11%的职初教师认为目前影响其开展教科研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近40%的职初教师认为是科研时间无法保证。
3.通过对428份有效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45%的职初教师期待更多的教科研培训和指导,近20%的教师不善于确定教科研的研究主题。此外,学历教育对于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并未显现出应有的影响,因此师范生教育中,可以考虑加强基础教育教科研方面的系统教育。通过团队听评课和研讨活动明显促进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同学科、不同任教学段、不同兼职情况、不同工作量的职初教师群体在对待教科研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需不同的激励和培训策略。因此,针对不同的职初教师群体,开展系统的教科研培训十分必要。
4.对南京市六合区2014至2016年入职的277名基础教育学校职初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南京市六合区教师教科研共同体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对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帮助。参加共同体工作长1年,职初教师在14个教科研产出指标上对非共同体成员教师的优势显著扩大。特别是表现在市级及以上教科研产出指标上。因此,宜进一步发展教科研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和组织活动。
5.以南京市六合区A校为例研究发现,促进职初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所采取的学校管理措施中,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故事团队”、“教师讲坛”等均对职初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