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超过80%的肝细胞癌发生于肝硬化患者,提示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主要危险人群。肝硬化、肝癌患者早期症状较隐匿,而相关症状一旦出现,患者往往处于肿瘤晚期,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筛查,是提高肝癌检出率的前提。目前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协会(AASLD)、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建议对高危人群即6个月一次肝脏B超及AFP筛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根据指南建议,很多患者病情已处于晚期。缩短对肝硬化患者的筛查间隔,是否提高肝癌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这是我们临床值得探讨的热点。研究目的1.探讨筛查间隔时间对肝硬化相关性肝癌检测的影响。2.分析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特征。3.分析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预后。资料与方法第一部分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筛查研究对象:本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00人。从回顾性收集的数据库中提取分析数据,其中包括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本研究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法:根据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常规2011版》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筛选时存在其他系统肿瘤;心、肺、脑、神经系统等疾病。收集肝硬化、肝癌患者病因信息。自患者入院时起为研究起点,按其筛查时间分为间隔3个月筛查组(A组)539例、间隔6个月筛查组(B组)1012例、间隔12个月筛查组(C组)1449例,筛查项目包括血清AFP及US,CT,MRI,随访至患者死亡或2021年1月。记录不同筛查时间组肝硬化患者例数,各组发现肝癌、小肝癌的例数;记录肝癌患者血清AFP值、US、CT、MRI发现肝癌的情况。同期随机选取本院就诊的41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记录血清AFP值。第二部分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特征研究对象:以第一部分收集的124例肝癌为研究对象,记录人口学资料,按肿瘤直径分小肝癌组(s HCC,41例)和非小肝癌组(non-s HCC,83例)。研究方法:肝癌的诊断依据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常规2011版》、肝功能分级依据Child-Pugh分级标准、AFP≥20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记录血清AFP、HBV-DNA、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US、CT、MRI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资料:由病理科提供。第三部分分析肝硬化相关性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对象:以第一部分收集的124例肝癌为研究对象(小肝癌组和非小肝癌组)。研究方法:记录不同筛查时间组内治疗情况(治疗方式、病灶有无消失)、死亡人数、存活人数、记录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小肝癌组与非小肝癌组治疗情况、死亡人数、存活人数。结果第一部分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筛查1.HCC筛查结果:共检出124例HCC,A组32例、B组38例、C组54例,A组HCC检出率5.9%(32/539),B组检出率3.8%(38/1012),C组检出率3.7%(54/1449),与A组比较,A组检出率高于(B+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0);A组HCC检出率与B组比较,有差异(P=0.049)。其中s HCC 41例:A组21例、B组14例、C组6例。A组s HCC检出率3.9%(21/539)、(B+C)组s HCC检出率0.8%(20/2461),A组s HCC检出率3.9%(21/539)显著高于(B+C)组(χ~2=31.186,P<0.001)。2.AFP结果:124例HCC中,小于20ng/ml 68例、20-399ng/ml 27例、大于400 ng/ml 29例,AFP阴性率54.8%(68/124)。41例s HCC中,28例AFP小于20 ng/ml,AFP阴性率68%。通过ROC曲线等统计学分析得出的小肝癌最佳临界值为3.31ng/ml。3.影像学结果:经MRI检查47例,CT检查74例,B超检查3例。s HCC组:CT检查25例,诊断s HCC 21例,误诊为再生结节3例,血管瘤1例;MRI检查15例:诊断s HCC13例,1例微小肝癌漏诊,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B超检查1例。non-s HCC组:CT检查49例:1例误诊为再生结节;MRI检查32例:无漏诊及误诊病灶;B超检查2例。第二部分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特征1.肝细胞癌危险因素:男性103例,占83.1%(103/124);慢性乙型肝炎占72.6%(90/124)。2.肝癌临床分型:块状型61例,占49.2%;小肝癌:单发病灶占90.2%,肝右叶病灶占73.2%,血管侵犯1例,淋巴结转移3例。3.AFP结果:肝癌患者中,AFP阴性68例(54.8%),小肝癌患者中AFP阴性28例(68.3%)。第三部分分析肝硬化相关性肝癌的预后1.筛查时间与预后:A组(间隔3个月),B组(间隔6个月),C组(间隔12个月),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4.13±14.26)个月vs(27.84±10.93)个月vs(22.43±12.58)个月,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97,P<0.001)。累积生存率A组为100%(32/32),B组为97.4%(37/38),C组为70.4%(38/54),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95,P<0.001)。2.肿瘤直径(小肝癌组与非小肝癌组)sHCC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5.68±12.95)个月,non-s HCC组平均生存时间(22.87±11.4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3,P<0.001)。s HCC组累积生存率为100%(41/41),non-s HCC组为79.5%(6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2,P=0.002)。s HCC组病灶消失率为90.2%,non-s HCC组消失率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血清AFP水平3.1按AFP不同分组按AFP(ng/ml)水平分成3组:1组:<20ng/ml,2组:20-399 ng/ml,3组:≥400ng/ml。1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2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3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5.600,p=0.042)。3.2 AFP水平与存活关系以AFP水平与是否存活的关系分析:两者存在相关性(秩和检验Z=2.536,P=0.011)。4.治疗方式与预后4.1.s HCC组与non-SHCC组预后:sHCC组根治性治疗比例显著高于non-SHCC组(97.6%vs26.5%,P<0.001)。s HCC组病灶消失率显著高于non-SHCC组(90.2%vs21.7%,P<0.001)。s HCC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5.68±12.95)个月,明显高于non-s HCC组(22.87±11.42)个月(t=5.623,P<0.001)。s HCC组累积生存率为100%(41/41),non-s HCC组为79.5%(6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2,P=0.002)。4.2不同治疗方式对s HCC组预后:41例s HCC患者,接受SR24例,RFA15例,在随访时间内,全部存活,无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总生存率(OS)。手术无复发生存率(RFS)占100%,射频无复发生存率占80%,两者比较无差异。结论第一部分1.对肝硬化患者间隔3个月筛查,可提高肝癌总检出率及小肝癌检出率。2.AFP最佳临界值为3.31ng/ml,可减少小肝癌的漏诊,推荐使用3.31ng/ml用于小肝癌的筛查。3.肝癌筛查方法的选择包括AFP筛查,US、MRI和CT监测方法上的互补。第二部分1.男性(83.1%),年龄大于50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2.6%)是肝硬化人群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2.肝癌患者中AFP约50%阴性,小肝癌患者70%血清AFP阴性,提醒临床不能忽视AFP阴性肝癌的筛查;血清AFP水平与肿瘤直径呈相关性。3.小肝癌以单发、块状型、肝右叶病灶为主,但有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相比,大肝癌更易发生血管、淋巴结转移。第三部分1.肝癌筛查间隔、肿瘤直径、AFP水平、治疗方式均影响肝癌的预后。2.早期发现肝癌可以让更多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