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作家李佩甫对乡土的眷念和对权力的忧思两个角度入手分析李佩甫小说。
第一章主要呈现他对乡土的眷念,由于李佩甫从来没有离开河南的土地,并一直致力于书写乡土,作为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者,同时将他的创作变化作为一个河南本土的范例,来观察新时期河南乡土小说创作思想的发展变化。阐述了他早期表现的对乡土的眷恋和田园牧歌式的叙述,以及这种叙述背后的深刻思想动因;结合他在乡土立场下的对城市生活的叩问和对乡村痼疾的书写,反映他在乡土创作思想上的坚守与困惑;通过他乡土立场下的城市化认同倾向的发展,展示其小说创作在新世纪的新发展和新思考。
第二章从李佩甫小说中的叙事兴奋点——权力——来展开研究。由于李佩甫基本上通过其笔下人物类型的生存、发展命运来展开权力叙述,通过对人物类型的分析来看李佩甫对于中原农民的国民性批判、人性批判的深刻思考。展示小说中的手握权柄者,主要通过研究掌握乡村权力的村长、支书,被权力异化的知识者和金钱异化下的悲剧青年等三种人来展现作家的思考,即虽然他们握有权柄依然无法逃脱被权力异化的命运。通过庸众、被孤立者等权力压迫下的大众,来研究权力作用于他们身上形成的人性的、国民性的问题,以及李佩甫的希望所在,那些不畏权力者。
最后,将李佩甫小说摆到河南乡土小说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指出李佩甫小说创作的优势,同时观察和简单阐述河南乡土小说的成就和不足,以及现今应该着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