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质调控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物诱导产生的一种可逆的意识消失、健忘、镇痛和运动不能的状态。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其作用的核心机制至今仍未被解析。目前关于“全麻药物诱导意识消失”的机制主要有“Bottom-Up”与“Top-Down”理论。相较于“Bottom-Up”理论,目前对“Top-Down”理论的研究未得到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Top-Down”理论认为麻醉药物通过调节与神经信息整合相关的皮质-皮质及皮质-丘脑环路进而诱导意识消失。现有对“Top-Down”理论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利用EEG、PET及f MRI等技术进行麻醉药物导致皮质功能连接改变的临床研究。在基础研究中使用光遗传、活体荧光成像等技术深度剖析“Top-Down”理论的分子及环路机制将有助于最终揭示全麻药物作用机制,乃至意识形成之谜。大脑皮质具有非常复杂的网络结构及功能,结构上包含不同的分区。根据所执行功能不同,大脑皮质可分为高级脑功能皮质区和初级脑功能皮质区,前者如内侧前额叶皮质,后者如初级视觉皮质。高级脑功能皮质区向初级脑功能皮质区的功能性投射构成了皮质的反馈性连接。皮质内反馈连接的破坏是全麻药物诱导意识消失的“TopDown”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复杂的皮质网络主要由兴奋性锥体神经元(PC)和分别表达小白蛋白(PV),生长抑素(SOM)或血管活性肠肽(VIP)三种分子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组成。它们彼此通过突触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皮质神经网络,释放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神经递质。最新研发的i GABASn FR和i Glu Sn FR的遗传编码荧光探针使得追踪大脑内高时空分辨率的GABA和谷氨酸神经递质动态变化成为可能,有助于揭示皮质兴奋性-抑制性网络介观尺度的动态变化。本课题利用活体双光子成像、光纤记录、光遗传等技术研究了初级视觉皮质及内侧前额叶皮质内各类神经元在异氟醚麻醉中的动态变化,并特别关注了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的调控作用。第一部分初级视觉皮质网络内各类神经元在异氟醚麻醉中的动态变化观察【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异氟醚麻醉下,初级视觉皮质网络内锥体神经元、PV神经元、SOM神经元及VIP神经元所接收GABA和谷氨酸递质输入及自身钙活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特定方式将AAV-DIO-i GABASn FR、AAV-DIO-i Glu Sn FR及AAV-DIOGCa MP6m病毒注射到2-4月龄的C57BL/6J小鼠、PV-ires-Cre、SOM-ires-Cre和VIPires-Cre转基因小鼠的初级视觉皮质内,标记该区域的锥体神经元、PV神经元、SOM神经元及VIP神经元。每个观察组的小鼠例数均不低于3只。病毒注射同时埋置玻璃颅窗及脑电电极。待病毒成功表达后,将小鼠置于头部固定架上并连接自制的异氟醚吸入通路,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活体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记录初级视觉皮质2/3层内四类神经元在1.2%浓度的异氟醚麻醉下所接收GABA和谷氨酸递质及自身钙活动的动态变化。同时全程记录脑电以评估小鼠的意识状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AV-DIO-i GABASn FR、AAV-DIO-i Glu Sn FR及AAV-DIO-GCa MP6m病毒在皮质四类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AAV-DIO-i GABASn FR、AAV-DIO-i Glu Sn FR及AAV-DIO-GCa MP6m病毒可在锥体神经元、PV神经元、SOM神经元和VIP神经元中成功表达。2)EEG信号显示给予异氟醚后的10分钟内,标化γ波功率逐渐下降,爆发性抑制率则逐渐增加,小鼠可稳定进入意识消失状态。3)与清醒期相比,给予异氟醚后初级视觉皮质2/3层内锥体神经元(ΔF/F:15.37±15.3%vs.-4.22±3.98%,n=26/3)、PV神经元(ΔF/F:11.47±18.59%vs.-5.98±11.16%,n=32/5)、SOM神经元(ΔF/F:22.49±10.01%vs.-0.07±5.65%,n=27/4)和VIP神经元(ΔF/F:10.4±13.53%vs.-6.17±6.37%,n=82/7)所接收的GABA递质输入均下降,且各类神经元的?F/F(Ana-awake)与斜率值无统计学差异。4)与清醒期相比,初级视觉皮质2/3层内锥体神经元(ΔF/F:6.09±4.85%vs.-1.75±2.82%,n=24/3)、PV神经元(ΔF/F:13.99±19.06%vs.-6.61±8.44%,n=49/6)、SOM神经元(ΔF/F:9.71±19.3%vs.-11.93±12.22%,n=28/4)和VIP神经元(ΔF/F:15.79±18.32%vs.-5.77±7.86%,n=84/7)所接收的谷氨酸递质输入亦下降;异氟醚麻醉下锥体神经元接收谷氨酸递质的下降幅度(?F/F(Ana-awake)及斜率值)显著低于各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5)给予异氟醚麻醉后3-6分钟,VIP神经元(n=103/5)的钙事件及总钙活动高于PV神经元(n=49/5)和SOM神经元(n=52/7);异氟醚麻醉下VIP神经元的相关系数r平均值高于清醒期。6)异氟醚麻醉下PV神经元被抑制程度(?F/F(Ana-awake)及斜率值)高于SOM神经元;异氟醚麻醉下PV神经元和SOM神经元的相关系数r平均值均高于清醒期;且在异氟醚麻醉下,PV神经元的相关系数r平均值高于其他两类中间神经元。【结论】在异氟醚麻醉诱导的意识消失期,初级视觉皮质网络内各类神经元接收的GABA递质输入均被抑制,且各类神经元的被抑制程度无细胞特异性。与各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所接受谷氨酸递质输入明显下降不同的是,异氟醚麻醉下锥体神经元接收的谷氨酸递质输入得到了保留。异氟醚麻醉下,各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钙活动呈现出异质性,VIP神经元呈延迟抑制效应,PV神经元被抑制程度最深且同步化程度最高。本部分实验结果提示:在异氟醚麻醉诱导的意识消失期,初级视觉皮质的兴奋-抑制网络被破坏,具备功能的皮质抑制性神经网络可能在维持机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参与调控异氟醚麻醉研究第二部分【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异氟醚麻醉下,内侧前额叶皮质网络内各类神经元钙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内侧前额叶皮质网络内锥体神经元对异氟醚麻醉的调控作用。【方法】1)以特定方式将AAV-DIO-GCa MP6m病毒注射到7-8周龄的C57BL/6J小鼠、PVires-Cre、SOM-ires-Cre和VIP-ires-Cre转基因小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内,分别标记内侧前额叶皮质内的锥体神经元、PV神经元、SOM神经元及VIP神经元,同时埋置脑电电极和光纤陶瓷插芯。待病毒成功表达后,实时同步监测异氟醚麻醉下的脑电信号及内侧前额叶皮质内各类神经元的钙活动。2)将AAV-DIO-GCa MP6m与AAV-CAMKⅡ-cre的病毒混合液分别注射到7-8周龄的C57BL/6J小鼠的初级视觉皮质和初级体感皮质内,标记这两个区域内的锥体神经元。待病毒成功表达后,实时同步监测异氟醚麻醉下的脑电信号及初级感觉皮质内锥体神经元的钙活动,分析内侧前额叶皮质、初级视觉皮质及初级体感皮质内锥体神经元在脑电爆发波阶段与抑制波阶段钙活动的差值,即ΔF/F(BurstSuppression)。3)将AAV-DIO-Ch R2与AAV-CAMKⅡ-cre的病毒混合液注射到7-8周龄的C57BL/6J小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初级视觉皮质内,同时埋置脑电电极和光纤陶瓷插芯。待病毒表达成功后,进行异氟醚麻醉下脑电监测实验。在给予异氟醚麻醉第30分钟和第35分钟时,分别给予两次蓝光刺激,观察对脑电爆发性抑制波的影响。【结果】1)给予异氟醚后,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的钙活动高于三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PC:-12.02±3.55%,n=6,PV:-24.35±7.08%,n=7,SOM:-37.56±3.5%,n=6,VIP:-24.43±5.16%,n=5)。2)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在脑电爆发波阶段的钙信号强度高于其在抑制波阶段的钙信号强度(-16.07±6.8%vs.-19.55±6.8%,n=6)。3)内侧前额叶皮质(m PFC)内锥体神经元钙活动的ΔF/F(Burst-Suppression)值显著高于初级视觉皮质(V1)和初级体感皮质(S1BF)内锥体神经元钙活动的ΔF/F(Burst-Suppression)值(m PFC:3.48±0.45%,n=6,V1:1.84±0.65%,n=5,S1BF:1.33±0.74%,n=5)。4)蓝光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m PFC)内锥体神经元后,脑电爆发性抑制率显著降低(BF-sti-1:76.8±8.52%,sti-1:39.08±15.54%,AF-sti-1:59.74±16.73%,n=8;BF-sti-2:72.49±14.77%,sti-2:54.89±10.95%,AF-sti-2:75.11±9.82%,n=8);蓝光激活初级视觉皮质(V1)内锥体神经元对脑电爆发性抑制率无影响。【结论】异氟醚麻醉对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钙活动的抑制程度最低,且并未完全抑制锥体神经元的钙活动;异氟醚麻醉下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的钙活动呈爆发-抑制的振荡模式,并且时程上与脑电爆发抑制波保持一致;初级感觉皮质内锥体神经元钙活动的爆发-抑制振荡强度弱于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并非所有皮质锥体神经元均可调控脑电爆发性抑制波的形成,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内锥体神经元的活动可有效逆转脑电爆发性抑制波。本部分研究结果证实位于内侧前额叶皮质的锥体神经元是脑电爆发性抑制波形成的重要开关,参与调控异氟醚麻醉深度。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一种微血管复合结构,位于神经组织和循环血液之间。在生理情况下,BBB严格限制外周血中的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以保证CNS内环境的稳定。然而,对于脑部疾病,因BBB限制了绝大部分药物进入脑实质,严重影响了CNS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开放BBB,协助药物递送入脑,一直
学位
研究背景:失重和辐射是空间环境导致骨丢失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随着空间站任务以及深空探测任务的持续推进,航天员执行任务时的健康风险在不断增加。骨丢失导致的骨折风险是航空航天医学界重点关注的航天员健康风险之一,但航天环境所导致的骨丢失机制当前了解的仍然十分有限,亟需进一步的研究阐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在地面模拟失重、辐射和复合效应环境,建立模拟失重、辐射和复合环境(失重+辐射)的细胞和动物学模型,观察模
学位
背景:脓毒症是由环境中生化因素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当感染发生时,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巨噬细胞M1型极化,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如不及时控制可导致脓毒症和死亡。不仅如此,M1型巨噬细胞还参与肥胖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M1型巨噬细胞促炎反应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也是脓毒症等炎症疾病治疗的新靶点。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合成中心,可通过重塑自身的数
学位
【研究背景】免疫系统在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免疫稳态的调节失衡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具有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的能力,在预防过度炎症反应和维持自身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Treg的功能异常引起的免疫应答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过敏性炎症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炎症疾病如骨质疏松和肠炎,以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随着对T
学位
【研究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来源广、易获得,从而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与组织再生中。有研究表明,炎症性骨疾病如牙周炎及骨关节炎的组织中存在功能异常的MSCs,是导致组织损伤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其自身具有遗传物质mt DNA,也是细胞内活性氧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学位
[背景]牙周炎主要是由牙周致病菌诱导的牙周组织的急、慢性炎症,并导致软组织和牙槽骨组织的破坏。传统的非手术或外科治疗,多以控制炎症为主,难以重建天然牙周组织。而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OB),进而生成牙槽骨。但在牙周炎症环境中,炎性细胞所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改变MSCs增殖分化能力,从而抑制其组织再生功能,最终造成牙周组织缺损难以
学位
无论是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炎症所导致的小范围牙槽骨缺损,还是创伤、肿瘤等导致的大范围颌骨缺损,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口腔功能,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常规手术治疗,不但过程复杂、耗时较长,还常难以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因此促进内源性颌骨再生修复是治疗颌骨缺损的潜在策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能够通过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在骨
学位
结是最古老的技术之一,几千年来它一直被引入到材料来改变其性能。虽然人们早就知道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会自发地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但是打结所带来的确切效果远未被发现。同时,由于化学合成的分子结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也很少被探索,因此利用它们的拓扑力学特点来调控其物理化学性质更是少之又少。制约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原因是除了经典的Sauvage线性螺旋策略和Leigh环状螺旋策略之外,缺乏更有效的合成高阶复杂
学位
稀土-碳点(RE-CDs)复合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CDs纳米材料比单一的稀土材料具有更高的发光稳定性和更好的水分散性,也比纯碳点具有更多的特异性结合位点,这使其迅速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生化分析功能材料。更有趣的是,RE-CDs具有同时保持稀土离子和碳点发光的优点,显示出构建比率荧光探针的潜力。与单信号读出方式相比,双信号比率检测能有效消除环境干扰,对目标信号响应有
学位
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具有高硬度、低摩擦、减摩耐磨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金属零部件的表面改性。然而,DLC薄膜在沉积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DLC薄膜易从基体上剥落,降低了零部件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服役寿命。因此,研究在DLC薄膜与基体间引入过渡层,及掺杂有效释放残余应力的合金元素,以改善其力学性能、抗剥落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对高性能、长寿命DLC薄膜的设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