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复配对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增效作用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ris cinerea)引起的设施番茄上的重要病害。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对环境和生态都造成影响。前期研究发现,ε-聚赖氨酸对该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本试验旨在寻找可以增加其防治效果的复配剂,并通过研究番茄植株体内防御相关酶的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变化来探究其防治灰霉病的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壳寡糖、壳聚糖、焦磷酸钠和EDTA-2Na对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壳寡糖的抑菌效果最好。2、ε-聚赖氨酸与壳寡糖的复配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并且其抑制率与壳寡糖浓度呈正比。200 mg/L的ε-聚赖氨酸与400 mg/L的壳寡糖复配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达90%以上,且效果稳定。3、ε-聚赖氨酸与壳寡糖复配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梨树腐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等11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4、盆栽试验中,ε-聚赖氨酸与壳寡糖复配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防效,并且可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200 mg/L的ε-聚赖氨酸与400 mg/L的壳寡糖复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60%以上。5、大棚防效试验中,ε-聚赖氨酸与壳寡糖复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明显优于二者单独处理的防效,证明壳寡糖具有增效作用。6、ε-聚赖氨酸以及与壳寡糖复配可诱导番茄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处理后叶片中的防御酶活性明显变化,POD、CAT、SOD和PAL在6~12h内出现酶活高峰。7、ε-聚赖氨酸以及与壳寡糖复配可影响番茄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植株体内的SA、JA和ABA含量在处理后的12h达到峰值,且SA含量的变化最为明显。而IAA和GA-3的含量在48h内并没有明显的变化。ε-聚赖氨酸与壳寡糖复配主要通过SA和JA途径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性商业活动与日增多。其中,科技公司尤其是科技巨头新产品的发布会格外引人关注。对于非母语的观众来说,同声传译是他们观看直播的重要辅助,这对观众真切体验科技魅力、促进新产品的宣传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据此,笔者拟通过模拟科技公司新品发布会的同传实践,来进一步打磨提高口译技能。本口译实践报告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为指导理论,以2019年秋季苹果新品发布会的英文视频作为
分离定理在泛函分析和优化理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变分分析技术并通过法锥,我们建立了有限多个不交闭集的可达性分离定理,它能得出一个经典的凸分离定理,而且还明确指
M-张量最小特征值问题是张量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诸如统计学中的高阶马尔科夫链的稳态分布,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偶阶多项式的正定性分析等许多学科中具有重要应用.对M.-张
对于依赖参数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当其参数历经某一临界值时,动力系统的解集的结构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就是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一类Rayleigh方程
碳基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丰富的储量,被视为理想的非金属催化剂的前体。本文以碳基材料为载体,使用合适的氮掺杂剂对其改性处理,制备氮掺杂碳基非金属加氢催化剂,探究提高催化活性的方法,并研究其催化加氢机理。首先以黑色素或原卟啉为氮掺杂剂,以不同外径的多壁碳纳米管作为载体,通过高温热解过程合成了一系列氮掺杂碳纳米管催化剂。通过改变热解过程中的加热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掺杂的石墨氮含量。将制备得到
随着日益加剧的汽车市场竞争,驱使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的目标日渐趋同,即高效率、短周期和低成本。汽车零部件企业虽然有开始推广精益与六西格玛,目的在于缩短周期、改善绩效和降低成本,但部分企业未能取得预期成绩。业界实践应用伴随理论的发展,企业家试图结合二者优势打造并超越二者自身。因此,进一步探索精益与六西格玛结合的实践应用场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汽配件企业Q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波特五力模型与SWOT态势
广义纳什均衡问题(GNEP)在实际中应用广泛.然而,现实生活中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忽视这些因素将导致决策失误.由于随机因素的引入,使得GNEP变得更加复杂且应用更加广泛.为此
濒危语言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愈发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导致部分语言被削弱甚至是消亡,造成国家文化财富的损失。深入了解语言的演化趋势可以更好的采取有
图的连通性是图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图论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探讨连通图的结构特征,寻求连通图的构造方法一直是图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为了寻找连通图的构造方法,人们的
X效率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商业银行X效率评价方法将银行作为一个“黑箱”,不区分商业银行资金组织与资金运作的过程,也无法找到商业银行X非效率产生的原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