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增长,中国己成为了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龙。但是,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走出通缩阴影后的我国经济似乎又面临通涨的压力,各种资产价格快速增长,但是物价又没有明显的同比增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泡沫的迹象。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出现在大家眼前,流动性过剩,一个新的名词出了,这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新的现象,如何定义,如何解决,原因在哪,一系列新的问题急需我们认识和解决。面对这些问题,经济学界作出了众多解释,政府也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但是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甚至连统一的定义都没有,相关政策的有效性也越来越不显著,而且呈现了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本文希望能够就我国现在的流动性过剩情况进行梳理,对其现状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在第一章对我国银行体系内基础货币M2的过快增长和各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进行了描述,从而引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严重状况。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研究流动性过剩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介绍了把国内外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本文第二章首先给出了理论和词典中的关于流动过剩的定义,同时,对学界在不同场合提出的关于流动性过剩的概念给出了情景描述。然后提出了本文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也就是银行体系内的M2过快增长。其次,针对本文所研究的流动性过剩,寻找相关的国内外理论和现实研究作为研究的基础和背景。最后,对于流动性过剩这个世界性的问题,对其在不同国家的表现情况进行了描述。本文的第三章讨论了引起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该章首先就学界普遍认为的引起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进行了描述,其中有国外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原因,有贸易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的原因也有储蓄率过高的原因,而本文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要讨论的引起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资产货币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矛盾。第四章,就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描述。流动性过剩作为一个经济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流动性过剩会造成我国银行体系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不利于我国正在进行的银行改革。同时,在过分充裕的流动性冲击下,会引起我国各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这样不但会造成我国经济体系的崩溃,也会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在充分认识流动性过剩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也要积极利用流动性过剩的正面效应。在流动性充裕的现实面前,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解决以前的股票发行和股指波动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利用流动性充裕来解决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等一系列矛盾问题。第五章,对于如何解决和利用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学界有许多的研究,政府也出台了多种的调控政策。本文对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如上调银行体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汇率波动区间甚至上调利率等政策进行了论述,然后提出了本文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探讨。本文认为,对于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货币资本化,也就是利用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扩容和发展来吸收我国过分充裕的流动性,将会是一个具有不反弹特点的方法。本文从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实情况描述开始,就学界和政府提出的关于流动性过剩的起因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学习和认识现有的关于流动性过剩的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货币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矛盾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起因这个新的概念。在对这个起因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发展和扩大资本市场来吸收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方法,提出了本文的一个新的名词-货币资本化,也就是把储蓄在银行体系内过多的货币转化为企业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本,这样就可以吸收货币变成资本,降低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现状。为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努力发展和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