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人类所必需的基本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安全。粮食如同石油、淡水资源一样,是一种战略性物资的提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深入人心。 传统的粮食安全解决思路大致来说有两种: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安全和利用国际市场,保证我国粮食供给。但是利用国际市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有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可能是现实也可能是潜在的,何况目前我国的贸易基础设施和市场发育状况也不具备承担大规模粮食进口的能力。自给战略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践过程中过分强调自给率造成了中国农田的超生态负荷运行,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造成中国粮食生产的边际成本非常之高,国内粮食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粮价,中国粮食生产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而实际上,这两种战略并没有原则上对与错之分,只是适应不同的假设前提和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因此,选择“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市”(自给战略与贸易战略)相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粮食产量在1998年达到5.12亿t的高峰后,已经连续5年减产,到2003年粮食产量下降到4.31亿t,虽然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69亿t,比2003年增产388亿kg,增产9.0%,扭转了1999年以来下降的局面,但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没有恢复到5亿t的水平。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在这样一个粮食供需存在缺口、粮食安全存在隐患宏观背景下,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借鉴樊胜根分析经济增长的一篇经典文章,构建一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分析框架,将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三个重要方面,指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实质是各种投入可以转化为现实粮食产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粮食生产的效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技术进步、宏观粮食政策及自然灾害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其他文献
由于初中生自身的身心特点的限制,以及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特别是初中生的阅读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以其环保、节能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年运行的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需要补充热源,目前补充热源主要是以燃油炉或燃气炉为主,也有用电进行加热的。
现实生活中,外科医生截肢、执行死刑、接受他人一条哈达、赌点小钱娱乐一番等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在观念上并不认为这些现象有何不妥,而且认为是正当的、合理的,遑论是否构成犯罪
风机的耗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0%左右,是全国耗电最大的工业装备,而且运行效率比国外低10%~30%。因此在风机(及水泵)上实行节能、节电、降耗是一个紧迫的任务,对缓解我国电能的供需
作为新闻业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新闻报道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数量正日益增多,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体育新闻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遗产,和古希腊、西亚园林构成世界造园三大体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艺术史上有其突出的艺术地位,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历经沧桑变迁
频率合成技术是雷达、通信等电子系统实现高性能指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很多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实现,都直接依赖于所用频率合成器的性能,所以高性能频率合成器是现代通信技术
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作为辛勤的园丁,不仅要爱护学生还要尊重学生,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尊重中走向成功。
微课是利用数字化手段,以视频为课堂的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点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这种模棱两可的认知
从广义上说,福柯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都是后现代的一部分。在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和解构思潮下,福柯与后殖民主义携着同样的反抗中心、强调差异的态度,相遇并发生着契合。福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