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在中小企业板2004-2006年上市的102家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后的绩效变化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虽然中小企业板近年涌现出不少优秀中小企业,但整体上经营绩效表现低于预期。大多数样本公司上市当年就大幅下滑,并在上市后的3年里持续下滑,整体呈现“L”型走势。为了探清其中的原由,本文在充分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我国公司与市场的实际基础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以往研究总结的因素和由我国上市公司的特征基础上,从注册地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发行比例这四个方面来研究绩效变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本文发现:①无论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还是营业利润增长率的角度出发,中西部地区的样本公司在各年间业绩表现更加平稳,反观注册地址在东部地区的样本公司,除了上市前的净资产收益率优于中西部地区,其他各项财务指标均低于注册地址在中西部的样本公司。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的样本组下滑幅度相对很大,尤其是营业利润增长率在上市后3年为负,这与先前的研究成果恰好相反,数据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经营发展更为尽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有效的捆绑在了一起,利益输送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决策权高度集中也有利于决策执行。③自上市以后所有财务指标,无论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样本组表现好于高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对比组,特别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前者上市前后保持稳定增长,而后者持续下滑,说明低管理层持股比例样本公司成长性较强,这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理论产生了矛盾。④发行比例越高,表明原始股东对此发行价感到满意,为了得到更大融资,愿意接受股权被稀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原始股东退出意愿相对更强,不利于公司上市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