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语言是产生并运用于化学学科中,用于描述化学事物,解释化学原理,传递化学信息的人为规定的符号系统,贯穿于学生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学习成绩的好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落实程度的重要表现,所以进行提高中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讨论了提高高中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化学语言的使用态度。为了使调查的数据更加具有可信度,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得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以上,通过因子分析证明问卷的效度较好。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班级的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量表得分为3.26和3.27,对于化学语言使用态度的得分为3.04和3.07,均在较好的范畴内,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值分别为0.964和0.843,说明两个班级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男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要高于女生,而女生对于化学语言的使用态度要高于男生。2.通过纸笔测验的方法,调查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于化学语言的表达情况并作为前测成绩。为了使试卷具有可靠性,对试卷进行难度分析得出难度系数为0.43,属于正常范围之内。测试结果表明:两个班级的学生对于化学语言的得分率均不高,尤其是对于文字语言的使用最为明显;分别对两个班级从符号语言、图表语言、文字语言、原理解释四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值分别为0.837、0.368、0.680、0.916,说明两个班级对于化学语言的表达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同质班级进行研究;同时对实验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女生对于文字语言的使用情况要高于男生。通过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实验班中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缺失的原因。原因主要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谈论。学生方面:对于化学语言规范表达的意识不够深刻、化学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符号表征能力过差;对于教师方面: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语言规范表达的意识不够深刻、课堂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揣摩化学语言的深意、当前评价体系对于化学语言的使用并非十分严格。3.根据调查现状的分析和结果,并结合高中化学课堂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提高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教学策略,其中包括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构建民主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通过书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复述提高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结合以上教学策略,采用了“说题”的教学模式,同时对于“说题”的定义、功能、步骤、开展流程都进行了解释,另外分别以“判断题”、“推断题”、“实验题”、“应用题”来举例,去展示说题的设计方案。4.选取高一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班采取“说题”的教学模式,在控制班则采用普通的教学方式,开展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实践结束后从学生的后测试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化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程度。调查数据表明:“说题”教学对于学生符号语言以及图表语言表达改变不大,但从实验语言来看,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平均分值高0.8分,从原理解释方面看,平均分值高0.83分。同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原理解释方面的P值为0.008<0.05,两个班级在此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可见“说题”教学在提高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对试卷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答题思路更为清晰,化学语言的文字表达更为标准。因此可知,文中提出的策略以及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是行之有效的。